98年度-Hi, Young! 海洋保育Let’s Go — 台北三芝场次活动

  • 2009-11-10
  • SystemAdmin

海洋垃圾「胃」什么? 海洋保育小队北海探奇

为让民众更认识美丽的海岸,由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主办,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协办于今、明两日(13、14日)于石门乡石门国小举办海洋生态保育活动,共有近八十名小朋友参与。年龄层从国小高年级至国中生,个个聪明伶俐,对台湾文化了如指掌,台湾有哪七个国家公园都难不倒,就是不相信鲸鱼肚子里会有塑胶袋!

才刚结束的海洋音乐祭,劲歌热舞及沙滩的魅力吸引超过五十万民众挤进贡寮沙滩,但海岸生态却极少狂欢中被提及。不过同样在北海岸的石门乡,今日却有近八十名小朋友齐聚为守护海洋尽力,此外上课地点就选在看得见东海的石门国小,让孩子学习亲近海洋,极具意义。

世界少见藻礁地形 60公分需2千年

台湾因环境优势由北至南有着截然不同的海岸风情,台北县石门乡拥有世界少见的藻礁地形,平均造礁60公分可能至少需要2千年时间,自石门到三芝段绵延十公里的藻礁,最古老的有上万年之久。明日的户外观察课程,小朋友将有机会实地看看这奇特的地形。

主办单位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徐韶良秘书表示,台湾四面环海,但大多的国家公园都以山林保育为主,2007年甫成立国内第一座海洋国家公园,即是希望能国人增进对海洋的认识及关怀。此次针对学童主办的海洋保育活动,希望能将海洋教育向下紮根。

协办单位台湾海洋环境教育推广协会祕书长郭兆伟,不但是海龟达人,也曾多次徒步走过全岛海岸线,谈到从小对于海的认识仅只于沙滩及游泳,长大后深入了解才明白海洋保育的迫切性。虽然在场的小朋友几乎人人都会游泳,但看到海洋生物却不是很「了」,只见郭兆伟准备一个「神秘箱」里面放满许多海洋生物可能吃到的东西,称之为「海豚的胃」,到底装着甚么,有人说,「硬」、有人说「滑」,光用摸可摸不出来,不过等到小朋友看到拿出塑胶袋时都不可置信,不相信海豚会吃到塑胶袋。

此次活动延续上周(6日、7日)台南七股的系列活动,从西海岸的潟湖来到北海岸的藻礁地形,风貌全然不同、当地产业也因此不同,明日行程即将走出户外,实地看看藻礁、风稜石及石沪等当地特殊地形。

沙滩上的螃蟹踮脚走!走过北海潮间带 海洋保育小队大开眼界

卡通海绵宝宝是小朋友的最新偶像,也带动了学生想要一窥海洋世界的热潮。由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主办的「海洋保育」活动三芝石门梯次今天(14日)进入高潮,海洋保育小队走在北海岸看见踮着脚走的「蟹老板」,以及会叠罗汉的玉黍螺。

才一进教室,许多孩子按耐不住大海的吸引力,急着想离开教室往外冲,延续前一天室内课程,今天将前往海岸实地观察。海洋保育小队的路线由石门国小到富基渔港,走过台湾最北的海岸线共?公里。

执行单位台湾环境资讯协会主任孙秀如表示,台湾海岸由北至南有不同风貌,具有独特风景的北海岸是海洋教育的最佳场域之一。石门三芝的海岸由于东北季风及海浪的侵蚀,形成石槽及风稜石等形状特殊的景观,由一群国小高年级至国中生组成的海洋保育小队,在石槽间探索潮间带生态的奥秘。

螃蟹踮脚走 海洋保育小队纪录惊奇

沙滩上的螃蟹匆匆忙忙地从海洋保育小队的脚下通过,一溜烟又跳进另一个石槽中,沙滩上的螃蟹因为地面温度太高,所以是踮着脚尖走的。此外,同样怕热的玉黍螺,为了不要被烫到而一个叠一个,玉黍螺叠罗汉的有趣模样,也让小朋友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有趣的景象。

「大家仔细看海沙,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小生物、小贝壳,尤其是老梅一带的海岸地质特殊,沙中混有铁质,形成黑色的铁沙。」随意捡起一小把海沙,协办单位海洋环境教育推广协会秘书长郭兆伟再接着说:「沙滩上太阳直射温度高,因此生物会演化出生存之道,虽然潮间带的生长环境较其他地方严峻,但若仔细看也能找到许多有趣的生物及物质。」 老梅一带的铁砂也成为海洋教育的活教材,借着本次带队解说老师蔡晶晶的引导之下,学生们拿起磁铁盖在沙滩上,果然轻易地吸附起许多黑色的沙子,证实了这些看起来像是石油污染的沙滩其实是含有铁的成份,而非污染。

孙秀如表示,台湾是个海岛国家,但国民普遍对于海洋一知半解,2007年台湾成立了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是为我国第七座国家公园,也是第一座海洋型的国家公园,同年亦成立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即是希望增进民众对于海洋的认识并保育台湾的海洋环境。

图1:户外观察-老梅石槽 图2:海管处徐韶良秘书介绍东沙环礁国家公园
图3:海洋生态的解说 图4:学童体验亲手洗石花菜
图5:保育种子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