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水母现踪东沙

  • 2015-02-04
  • SystemAdmin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是以海洋保育为宗旨的国家公园,自民国96年设立以来,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积极投入研究保育工作。近期东沙环礁国家公园在东沙岛北岸及南岸海岸线发现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图1.),据了解过去本园区在每年11月开始到翌年1月期间陆续都有僧帽水母的发现,惟仅限于北侧海岸线有所纪录,今年在南侧海岸亦发现其踪迹。增添了在本地进行保育研究的风险。

图1.僧帽水母被发现于因海浪而堆积在岸际海草上(洪登富摄)
图1.僧帽水母被发现于因海浪而堆积在岸际海草上(洪登富摄)

僧帽水母的与众不同
  僧帽水母因外型似扬帆的葡萄牙战舰,故又有葡萄牙战舰之称,其属于漂浮性的管水母,分类上刺胞动物门( Cnidaria),水螅纲( Hydrozoa),管水母目(Siphonophorae),僧帽水母科( Physaliidae),僧帽水母属 (Physalia)。此属中包含僧帽水母(P. physalis)与蓝瓶僧帽水母(P. utriculus)两个物种,其中僧帽水母最常在台湾被发现,蓝瓶僧帽水母则是在澳洲常发现。僧帽水母是由水螅体及水母体组成的群落, 水螅体是一充气的鳔,内有14%的一氧化碳系由气体腺产生,其馀气体为氮气、氧气和氩气,鳔使僧帽水母浮在水表层,随着风或洋流移动,僧帽水母亦可借由控制鳔内气体的多寡来控制沉降,以躲避敌害。鳔下的触须具有溶血性神经毒素的刺丝胞,可借此麻痺猎物,使猎物丧失行动力,以达到猎食目的。水母体长度可达30公分,宽12.7公分,触须最长可达50公尺。

生态与分布
  肉食性的僧帽水母借助触手上的刺丝胞捕捉稚鱼、小型甲壳类及浮游动物为食,有研究指出,水层0 - 5公尺中有60%的微生物可以提供僧帽水母摄食,而水母一天约可摄食120只稚鱼,因此对于其他物种的摄食具有一定影响力。因僧帽水母的含水量及体型比其他型管水母大,是典型随波逐流者,因此有些种类可作为海流或水团汇入特定海域的指标物种。僧帽水母生活温暖海域(图2),而流经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海域以高温低盐的南海表层流与高温高盐的黑潮为主,推测是季节性的海流变化是影响僧帽水母在园区海域出现的原因之一。

图2.僧帽水母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等温暖海域(撷取自nationalgeographic)
图2.僧帽水母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等温暖海域(撷取自nationalgeographic)

僧帽水母毒性是水母类排名第三
  水母的毒素一般是具有神经、心脏与溶血毒性的蛋白质和胜肽类,在室温下很不安定,毒素量少,组成又太复杂,因此毒素的分离与鑑定较为困难,在世界具有毒性的水母中排行第三。过去在英格兰、台湾南部及北部曾经有数以百计的僧帽水母被冲上沙滩,相较于此,在东沙的数量则相较稀少,不过根据研究指出,僧帽水母搁浅在沙滩上,其触手若在潮湿环境下,刺丝胞仍然具有毒素并可长达数月。目前东沙有多项计画进行当中,例如东沙的珊瑚组成、软骨鱼类的多样性及大型猎食性生物资源调查等多项的海洋研究与东沙环礁国家公园的生态保育息息相关,因此在有毒水母出没的季节,增添海洋保育研究工作的风险。

紧急护理
  在从事水域活动时若不慎碰触到僧帽水母,应先以卡片、手套或是其他工具将触手从身上彻底移除,也可用当地海域的海水稍加清洗患部,切勿以淡水冲洗患部,以免因渗透压关系使刺丝胞持续释出毒素,有研究指出醋酸具有活化刺丝胞毒素释出,因此医生建议以热水(45度)浸泡30分钟以上可减缓症状。此外被螫部位会产生似鞭打痕迹并伴随剧烈疼痛感、皮肤裂伤、发热、刺痛等症状(图3.),情况严重下也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产生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的情形,因此应同时将水母与患者尽速送医,提供医生辨认种类,以利施打血清,虽国内并无死亡案例,惟一般海域活动的民众仍须多加留意。(文/东沙管理站约聘研究员 郭碧仙)

图3.被僧帽水母螫伤情形(撷取自biologybfinalproject)
图3.被僧帽水母螫伤情形(撷取自biologybfinal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