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生物探测器—五丝多指马鲅

  • 2015-01-30
  • SystemAdmin

  2014年11月,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廖震亨研究员在东沙岛西岸进行例行性生物采样调查时,于海草床间沙地发现一尾体长约4公分、体色黝黑的小鱼,经采集回实验室观察并鑑定其种类,证实为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未发现过的新纪录科、种鱼类---五丝多指马鲅(ㄅㄚˊ)(Polydactylus plebeius Broussonet, 1782)之幼鱼。

  五丝多指马鲅属于马鲅科(Polynemidae)、多指马鲅属(Polydactylus),属经济鱼种,最大体长约45公分,主要分布于印度至太平洋一带,台湾则分布于北、中、南部及离岛的沙泥质、水深20米以下之浅海。五丝多指马鲅体呈侧扁延长,吻部钝圆,有时虽会对小型鱼类有掠食之行为,但主要仍以沙泥中的鱼、虾、蟹、多毛类等为食,因其食性之故,口呈下位便于觅食。

  五丝多指马鲅其胸鳍下方具有5枚游离之丝状软条,故而得名,这些特化的鳍条是他们的觅食传感器,利用其上特殊之感觉细胞,可以侦测躲藏于海底沙层中的底栖生物,一旦探寻到生物踪迹,再以口器挖掘觅食。拥有如此准确而高效率的觅食方式,称此鱼为「海中的生物探测器」可说是一点也不为过。

  马鲅科鱼种成体多有群居性,且有季节性洄游的情形,正常成鱼体色为银灰色,此次采集到之五丝多指马鲅因为独栖之幼鱼,且因环境紧迫之故,体色呈现不均匀之黑褐色,摇头晃脑的模样相当特别,在研究人员解开其身世之谜后,已携回原处野放。  

  东沙岛西侧的海草床,其间交错多种其他型态的生态环境,如沙地、块礁等,多者共同营造出奇特且生物多样性相当高的栖地环境,马鲅科鱼种以往从未发现于东沙环礁附近海域,加上本次研究人员发现之个体仅为单独的幼体,其成鱼是否有一定族群栖息于此一海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调查方能了解。(文/东沙管理站约聘研究员 廖震亨)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新纪录鱼种-五丝多指马鲅 (P. plebeius) (王筌宥/摄)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新纪录鱼种-五丝多指马鲅 (P. plebeius) (王筌宥/摄)

东沙岛西岸海草床参杂各种不同栖地类型,生物多样性相当高。(廖震亨/摄)
东沙岛西岸海草床参杂各种不同栖地类型,生物多样性相当高。(廖震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