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珊瑚復育試驗及可行性評估

  • 2010-05-25
  • 海管處
計畫期限 2007-12-31 ~ 2008-12-30
研究名稱 東沙環礁珊瑚復育試驗及可行性評估
受託單位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計畫主持人 樊同雲
協同主持人 方力行
參與計畫人員 吳秉哲、魏杰、郭富雯、劉弼仁、林科含
關鍵詞 東沙、環礁、復育、珊瑚、監測
摘要   東沙環礁原本擁有美麗豐富的珊瑚,但於1998 年因水溫異常過高,造成東沙島沿海和環礁潟湖大量珊瑚白化死亡,珊瑚骨骸堆積,亟待評估珊瑚復原狀況與人工復育的可行性。於2007 年的6、9 和10 月,至東沙島與環礁潟湖進行珊瑚礁群聚監測與珊瑚移植復育評估。進行珊瑚礁群聚調查的6 個地點中,以東沙島東方珊瑚群聚較佳,硬珊瑚的平均覆蓋率為50.6%,其中主要是板葉形棘孔珊瑚屬的34.0%和分枝形微孔珊瑚屬的9.6%,並且群體直徑皆可達數公尺以上。珊瑚群聚次佳為環礁潟湖中央的斜坡,硬珊瑚的覆蓋率為39.4%,其中主要是團塊形微孔珊瑚屬的11.3%、板葉形棘孔珊瑚屬的5.6%、表覆形表孔珊瑚屬的3.9% 和表覆形星孔珊瑚屬的2.2%。其次是東沙島西方,硬珊瑚的覆蓋率為14.3%,其中主要是表覆形表孔珊瑚屬的10.9%,而3 至5 公尺淺水域的鹿角珊瑚科種類呈現正在復原的狀況,建議作為未來自然復育的監測區。環礁潟湖東方的硬珊瑚覆蓋率為14.1%,其中主要是分枝形微孔珊瑚屬的5.4%和板葉形棘孔珊瑚屬的4.1%。東沙島的東南方和北方皆呈現大量死亡珊瑚骨骸分枝分布與堆積的現象,並且可能綿延數公里以上,硬珊瑚覆蓋率僅分別為3.1%和2.2%,因此選擇作為人為移植復育的地點,移植種類以分布較廣且數量較豐富的片形棘孔珊瑚和分枝形的柱形微孔珊瑚進行;已於9 和10 月分別在東沙島的東南方和北方的監測區附近,分別建立礁岩表面固定移植區和對照區,以及碎珊瑚骨骸固定移植區、非固定移植區和對照區,各區各3 組,移植區內有9 株珊瑚,包含片形棘孔珊瑚和柱形微孔珊瑚各4 或5 株,尚待後續監測評估。此外,今年夏季各調查地點皆可發現一些珊瑚發生明顯白化現象,估計白化較嚴重的東沙島東方其未白化硬珊瑚的覆蓋率為37.1%,高於白化硬珊瑚的14.5%;其中板葉形珊瑚未白化的佔28.7%、高於白化的佔0.7%,分枝形珊瑚未白化的佔7.3%、低於白化的佔11.6%,團塊形珊瑚未白化的佔0.6%、低於白化的佔1.9%。珊瑚白化主要原因是水溫異常過高,水溫於6 月開始上升至30℃以上,最高達32℃,於8 月初受颱風聖帕影響下降至27℃後,又再上升至30℃,然後又受颱風影響而下降,其後進入秋季,水溫維持持續下降。整體而言,東沙島與環礁潟湖的珊瑚在1998 年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後至今,歷經約10 年,珊瑚仍僅呈現非常初步的復原,或幾乎未呈現復原跡象,今年又再次發生水溫不正常過高,珊瑚大量白化事件;因此,未來非常需要進行適當、持續且有策略的人為復育努力,以使東沙島珊瑚群聚得以永續發展。

97年,東沙,珊瑚,復育,監測,環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