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頭鸚哥魚群現身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 2018-01-29
  • 海管處

  民國102~103年期間,本處研究員於東沙島四據點離岸約80公尺處,多次觀察到一尾體色呈現墨綠色、頭部垂直隆起的隆頭鸚哥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但因其因生性膽小且行動迅速,未能以鏡頭捕捉其倩影,但已證實了隆頭鸚哥魚在東沙島海域現蹤的消息。

  直至去(106)年,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於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進行潛水研究調查時,再度於東沙外環礁礁臺外水深20~30米斷層邊緣區發現了隆頭鸚哥魚的身影。研究人員指出,此次觀察到之隆頭鸚哥魚群體皆為中大型個體,且數量多達20餘尾,群游而過,場面頗為壯觀且令人感動。「連國外潛水都很難得看到這麼大量的隆頭鸚哥魚群,這才是良好珊瑚礁生態系該有的光景」,研究人員驚喜的說。

東沙外環礁群游的隆頭鸚哥魚(影片截圖,張承翔/攝)
東沙外環礁群游的隆頭鸚哥魚(影片截圖,張承翔/攝)

  隆頭鸚哥魚為鸚哥魚科(Scaridae)中最大型的魚種,通常行群體生活,體長可達130公分,最大體重為46公斤,以活珊瑚及附著藻類為主要食物,其攝食排泄行為於珊瑚礁生態系統中扮演著將珊瑚骨骼碳酸鈣再釋出、以及生物微棲地組成的重要角色。由於承受高度捕撈壓力之緣故,隆頭鸚哥魚已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保育類動物,我國亦於103年7月2日經農委會公告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

隆頭鸚哥魚頭部特寫(廖震亨/繪)
隆頭鸚哥魚頭部特寫(廖震亨/繪)

  隨著東沙環礁海域隆頭鸚哥魚群被發現,不但說明了附近海域有著豐富的魚種多樣性,更代表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內珊瑚礁生態系統功能的完整性。海洋生態是環環相扣、平衡穩定且不容絲毫破壞的,隆頭鸚哥魚與珊瑚的關係如此;人類與海洋的關係亦是如此。

遭鸚哥魚群啃食過的微孔珊瑚(陳慧如/攝)
遭鸚哥魚群啃食過的微孔珊瑚(陳慧如/攝)
 

解說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