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吉燈塔淨灘活動圓滿達成

  • 2015-06-07
  • 海管處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海管處)同仁於東沙島潟湖進行保育巡查時,在水深約1公尺的海草床發現一群外型似蝦非蝦,體型極小的底棲甲殼類生物,經採集紀錄並送請鑑定後,證實為隸屬於軟甲綱,Tanaidacea目(大陸譯為原足目或異足目),Leptocheliidae科 (可能為Leptochelia屬)的生物。不僅是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新紀錄類群,在臺灣物種名錄(Catalogue of Life in Taiwan)中亦尚未有該科生物的相關紀錄。

  Tanaidaceans是甲殼動物中較小的類群,已被紀錄者約1,200餘種,自淡水至深海都有分佈,惟大多分佈於海洋環境,其中又以生活在深海(>200公尺)環境者所記錄的種類較多。大多數體型微小(長約2-5mm),行底棲生活,型態上頭胸甲由前2胸節癒合而成,第一步足螯狀,有6個活動的胸節,5個腹節及5對腹足,尾節末端有成對的尾肢,且兩性異型。照片所示在東沙採集的樣本屬於終齡雄蟲,有相當長的螯肢。 

圖1.東沙海草床的tanaidacean生物(Leptocheliidae科),乍看以為是蝦,但上下略扁的體型及特殊的尾肢澄清了牠的身分
圖1.東沙海草床的tanaidacean生物(Leptocheliidae科),乍看以為是蝦,
但上下略扁的體型及特殊的尾肢澄清了牠的身分


  據研究顯示棲息於深海的tanaidaceans物種多樣性高,但族群個體數稀少,而棲息於淺水域者物種數較少,但有較多而密集的個體。本次在東沙潟湖內觀察到小區域內有相當高的族群量,與國外報告所觀察到的結果一致。

  此外,tanaidaceans的生活史缺乏真正的浮游期,幼蟲會在母親的育幼袋內成長直到發育成底棲型態,或許這種生態特性限縮了其族群擴散能力,所以在不同地區間的tanaidaceans物種組成都有相當的差異。東沙廣袤的海草床不僅形成特殊的海中草原景觀,生生不息的悠悠綠蔭與歸根落葉,提供了海洋生物極佳的庇護及覓食環境,究竟還有多少種tanaidaceans以東沙海草床為家?其生態習性為何?都值得進一步探究,海洋中的小秘密正等我們細細發覺。(圖文/企劃經理課 江俊廷技士)

圖2.東沙海草床就像一片綠色的魔毯,吸引各種生物進駐,也挑動人們探尋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圖2.東沙海草床就像一片綠色的魔毯,吸引各種生物進駐,也挑動人們探尋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企劃經理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