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管處持續監控東沙環礁及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珊瑚白化狀況

  • 2020-09-26
  • 海管處

今年東亞地區的太平洋強烈高壓,使得全臺從6月開始天氣穩定,梅雨鋒面及低壓系統帶來的水氣偏低,海水表面溫度持續維持高溫,且颱風來的晚,海水持續累積能量,造成臺灣週邊海域珊瑚的白化。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海管處)自7月初起即針對所轄管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與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珊瑚白化進行監測調查,其中東沙環礁海域的珊瑚白化主要出現在環礁的半封閉潟湖內之團塊形的微孔珊瑚及蕈珊瑚為主、澎湖南方四島白化種類則以鹿角珊瑚、軸孔珊瑚、葉片型珊瑚及軟珊瑚等較為明顯。


2020年全球均溫的趨勢與有溫度紀錄以來最熱的2016年相去不遠,2020年很有可能取代2016成為歷史上最熱的一年。從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海水表面溫度與珊瑚白化風險指標(DHWs)的資料來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與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範圍,面臨極高的珊瑚白化風險。


海管處於7月初進行生態調查時發現東吉嶼港口周邊珊瑚出現白化現象,尤其港區外南側海域2公尺內珊瑚較為嚴重,除部分石珊瑚外,當地主要以軟珊瑚出現較明顯白化現象,但在東嶼坪海域則尚未出現珊瑚白化現象;同時國立中山大學宋克義教授研究團隊也觀測到東沙環礁潟湖內出現珊瑚白化現象。


珊瑚白化的主因是受持續高溫影響,由於各地的地形、海流與珊瑚的組成不同,因此白化的現象也有區域上的差異。東沙環礁海域的珊瑚白化主要出現在環礁的半封閉潟湖內,潟湖因海水交換率較低,使得水溫偏高,導致珊瑚白化,其中又以團塊形的微孔珊瑚及蕈珊瑚為主。澎湖南方四島部分,8月中四島海域近岸珊瑚明顯白化,尤其以東吉嶼南側及西吉嶼較為嚴重,東、西嶼坪附近海域則僅在局部範圍較為明顯,白化種類則以鹿角珊瑚、軸孔珊瑚、葉片型珊瑚及軟珊瑚等較為明顯。


海管處於9月3日針對珊瑚白化課題,邀請台灣大學戴昌鳳教授、中山大學宋克義教授、李逸環教授及海洋大學李明安教授等珊瑚礁、海流系統、遙測等領域的學者召開諮詢會議,與會學者認為珊瑚白化是珊瑚共生藻脫離珊瑚,但珊瑚不一定死亡,當水溫降低到適當溫度,共生藻可能會再進入珊瑚體內而恢復健康,不同的珊瑚對高溫忍受時間及復原能力也不盡相同,建議持續監測白化珊瑚的種類及後續復原狀況,對於不同地理位置在白化程度上的差異,則建議可以進行水溫垂直剖面圖的分析,以補充NOAA運用衛星僅測得海水表面溫度上的不足,更能充分了解海溫環境上的差異。


海管處表示,目前除每年持續珊瑚進行總體檢調查以監測環境變遷狀況外,也對突發事件進行監測,例如在106年東吉嶼港區外的50噸調查船隻及東沙環礁外5,500噸油輪觸礁事件,現階段在兩處事件地點,都發現有軟珊瑚或石珊瑚附著在受損之底質上,尤其東沙環礁外的擱淺處,已調查到先驅的鹿角珊瑚生長,呈現復原的契機。對此海管處未來將持續進行長期的監測與調查,以建立珊瑚礁保育及復育過程的基礎資料,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對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與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衝擊。

全球歷史均溫紀錄。

圖1:全球歷史均溫紀錄。(資料來源:Berkeley Earth  )

2019到2020年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範圍海水表面溫度變化與珊瑚白化風險

圖2:2019-2020年,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範圍海水表面溫度變化與珊瑚白化風險。(資料來源:NOAA


2019到2020年臺灣南部海域範圍海水表面溫度變化與珊瑚白化風險

圖3:2019-2020年,臺灣南部海域範圍海水表面溫度變化與珊瑚白化風險。(資料來源:NOAA

東吉嶼藻類覆蓋調查。

圖4、東吉嶼藻類覆蓋調查。


珊瑚礁總體檢調查。

圖5、珊瑚礁總體檢調查。

不同的珊瑚白化程度不一。

圖6、不同的珊瑚白化程度不一。


東嶼坪嶼不同白化程度的軟珊瑚。

圖7、東嶼坪嶼不同白化程度的軟珊瑚。

小丑魚的家-海葵也出現白化現象。

圖8、小丑魚的家-海葵也出現白化現象。


東嶼坪嶼8月調查時沒有發生白化的軸孔珊瑚群聚。

圖9、東嶼坪嶼8月調查時沒有發生白化的軸孔珊瑚群聚。

東吉嶼7月初已出現珊瑚白化現象。

圖10、東吉嶼7月初已出現珊瑚白化現象。


東沙環礁潟湖內白化的微孔珊瑚及蕈珊瑚。

圖11、東沙環礁潟湖內白化的微孔珊瑚及蕈珊瑚。

東嶼坪嶼退潮時露出水面的不同白化程度的軟珊瑚。

圖12、東嶼坪嶼退潮時露出水面的不同白化程度的軟珊瑚。


東沙環礁大型油輪觸礁三年後,新長出的小珊瑚。

圖13、東沙環礁大型油輪觸礁三年後,新長出的小珊瑚。

東沙環礁大型油輪觸礁三年後,小珊瑚生長良好。

圖14、東沙環礁大型油輪觸礁三年後,小珊瑚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