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度-海洋總動員 — 澎湖海洋總動員

  • 2009-05-06
  • 海管處

重返藍色珊瑚礁

澎湖群島自古即為優良的漁場,豐富的海洋資源養育著澎湖的世世代代,但近數十年來因為濫捕、不肖漁民毒炸電魚,導致海洋資源枯竭,再加上今年冬天百年來最嚴重寒害,造成漁業資源損失慘重,因此海洋資源保育的議題在澎湖更顯得重要及刻不容緩。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宣導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並讓海洋教育向下紮根,於今年暑假辦理6場「97年度海洋自然保育宣導活動」, 7月26日在澎湖馬公舉辦第三場活動,格外具有意義。

因為對海洋教育的重視,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吳全安處長、澎湖縣大家長王乾發縣長、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蔡萬生主任都親臨會場,勉勵小朋友認識自己生長環境的海洋生物資源,進而轉化為實際的行動,讓海洋保育成為澎湖的「全民運動」。

各式各樣的海膽、海星、海參、陽隧足及寄居蟹等,令人目不暇給,老師詳細的介紹各種海洋生物的構造、習性及生態地位,好學的小朋友不但勤做筆記,還踴躍提問。在觀察過程中,老師不忘提醒小朋友要尊重生命,盡量減少對生物的傷害,這才是保育海洋的第一步。潮間帶的另一頭,全身包裹緊密以防曬傷的婦女正在摃蚵,呈現澎湖「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現在的小朋友鮮有機會體驗採集漁業,看到老阿媽頂著豔陽、泡著海水為生活而辛勞,也開始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在室內課「珊瑚悲歌」中,澎湖縣共生藻協會常務理事謝恆毅博士,以生活化的方式跟小朋友分享珊瑚對人類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危機。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擁有極高的生產力及生物多樣性,雖然在地球上所佔的面積很小,但在維持海洋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上,卻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舉例說小朋友愛吃的思樂冰中含有海洋藻類的成分,如果我們繼續對海洋資源予取予求,最終將導致生物的滅絕,以後恐怕只有罐頭沙丁魚,連思樂冰也沒得吃。

在小組分享時間裡,小朋友紛紛提出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事來保育珍貴海洋。包括不任意撿拾海邊的生物、不吃魚翅、不亂丟垃圾到海裡、不捕捉稀有魚類、不踩踏珊瑚…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卻是愛護海洋的起點。從小處做起,海洋保育才有希望。

圖1:烈日下,小朋友仍興致勃勃的觀察鎖港 圖2:烈日下,小朋友仍興致勃勃的觀察鎖港潮間帶的豐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