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度-海洋總動員 — 林園海洋總動員

  • 2009-05-06
  • 海管處

年年有「魚」

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承辦的「97年度海洋自然保育宣導活動」,於8月8日在高雄林園舉辦第五場,近90名當地及來自屏東的小朋友,分成「珍珠鮑魚」、「石斑魚」、「赤尾青」及「烏魚」四組,在中芸國小展開一天精彩的活動。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林文和秘書在始業式時跟小朋友分享,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0%,具有調節氣候、能量傳遞及生物棲息等功用,提供人類豐富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如果海洋生病了,人類也會受到影響。以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為例,從裙礁、堡礁、到環礁的地形,需要千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而珊瑚礁又有「地球生命銀行」之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海洋。協辦單位中芸國小陳有福校長表示,海洋資源很豐富,但並不是無窮盡,必須要保育才能永續利用。林園鄉的大家長韓賜村鄉長表示,林園有紅樹林及漁港,自然資源豐富,歡迎小朋友利用暑假來認識自己的家鄉。高雄縣政府教育處體育保健科游淑惠科長以卡通「海底總動員」的故事分享,提醒小朋友在休閒活動中不能破壞自然環境,才能與萬物和諧相處。屏東縣林管處育樂課彭采宸技正則表示,很高興有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大力推動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活動,與林務局推廣陸域生物多樣性教育相結合,「海陸雙拼」下,相信台灣的自然環境會越來越好。

離學校不遠處即是中芸漁港,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漫步到漁港,認識當地的漁業捕撈方式。中芸漁港屬於「現撈仔」的早市,作業方式以當地人稱「三腳虎仔」的船及拖網為主,「三腳虎」停在海面上以燈光誘捕魚群,拖網則以流刺網為主,因為掛網的魚很快就失去活力,甚至被海中的掠食者吞食,為了保持漁獲新鮮,漁夫約每2小時就得收網返港,趁鮮拍賣。但這2種漁撈方式都造成漁業資源的枯竭,前者因為燈光太強烈,往往把魚蝦的眼睛照瞎,即使僥倖未被捕捉,也不易存活;而網目極小的流刺網將大、小魚全部一網打盡,過渡的捕撈使海洋生物迅速消失。

在「圓桌會議-海洋議題大家談」中,針對「海邊的垃圾對海洋生物有哪些影響?」、「如何防止台灣海洋受到污染?」、「開發海岸地區的土地,蓋工廠、樓房,對海洋生物可能產生哪些影響?」…等議題,每一小組展開熱烈的討論及分享。在「黑鮪魚和櫻花蝦很值錢,所以可以拼命抓,這樣的作法正確嗎?」議題中,小朋友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人認為這是沒有公德心的作法,因為海洋不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所以應該要把懷孕的母魚放回海中;也有小朋友認為這種作法會讓海中的黑鮪魚及櫻花蝦越來越少,所以要把小魚放回海中繼續長大,否則會全部絕種。透過老師的引導及講解,小朋友瞭解保護海洋資源必須是多方面的行動,包括規範漁撈方式、設置污水處理廠、不亂丟垃圾…等,而且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有責任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

高屏溪出海口自民國83年開始進行紅樹林復育工作,復育國內僅存的四種紅樹林植物海茄苳、水筆仔,五梨跤及欖李,濕地孕育了豐富的自然生態,招潮蟹、彈塗魚及各種鳥類、昆蟲。本次活動主辦人,身兼林園鄉紅樹林保育學會理事的陳俊強老師,利用影片及圖片讓小朋友對紅樹林有初步的認識,並帶著學員親自到紅樹林生態公園進行實地觀察,以增加學習效果。中芸國小生態團隊的帶隊老師們拿著實物介紹水筆仔及五梨跤胎生苗的相異之處,以及如何辨識各種紅樹林植物的葉子,小朋友勤勞的寫筆記、提問題。有人問道:「為什麼都看不到招潮蟹?」老師說每逢夏天只要一遇到颱風或大雨,濕地上的動物就會被大水沖走,要好幾月才能恢復生機。老師不忘叮嚀,正因為生態系是如此脆落,所以更不能隨便破壞。

小朋友最喜歡可以動手操作的魚拓活動,利用墨汁及宣紙,大家都帶了好幾條「魚」回家。陳俊強老師還教小朋友發揮創意及巧思,做個「年年有餘」的年曆。並提醒小小朋友,唯有做好海洋保育工作,大家才能年年有「魚」,為今天的活動下了最好的結尾。

圖1:拜訪漁港 圖2: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林文和秘書致詞
圖3:紅樹林觀察 圖4:小朋友的「年年有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