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程 | 2018-12-31 ~ 2019-12-30 |
---|---|
計畫名稱 | 遙測影像運用於東沙環礁棲地變遷監測及水深估計之研究 |
學 校 | 國立中央大學 |
研究人員 | 黃欣雅 |
指導教授 | 任玄 |
關 鍵 詞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遙測衛星影像 |
摘 要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位於遙遠的南海,其中只有位於西側的東沙島高於海平面,其餘的礁台因水深過淺導致船隻難以進入,故長久以來少受人為干擾。東沙環礁地處遍遠且範圍廣大,又具水淺且乾淨的特性,因此非常適合使用多光譜衛星影像來調查淺水環境。 近年來機載透水光達(潔淨水域可測深達40公尺)雖已發展成熟,卻因為航空施測費用過高而並不普及。除此之外,若施測區域有主權問題,則無論是船測或是航測皆無法進行。而遙測衛星影像可提供大範圍監測,衛星拍攝不受國界限制,且可利用歷史影像,也能分析地物的變遷。利用免費衛星影像Sentinel-2衛星影像來針對東沙環礁海草棲地部分進行長時間監測,利用類神經網路中的倒傳遞演算法估計東沙環礁水深。在棲地物種監測上,原則上利用線性分類法FCLS進行物種分類及歷年監測,但由之前海管處委託的研究計畫可知,似乎不易將海草與海藻間分類辨識出,因此我們在本計畫中將藉由非線性的類神經網路倒傳遞演算法來進行海草與海藻間的辨識,試著利用海草與藻類生長季節不同時,利用類神經網路進行辨識,以達到將兩者分類開來之辨識。 故本研究計畫希望以上述之方式針對東沙環礁進行監測研究,藉由此研究建置出一套利用類神經網路進行近岸水深估計之準則及棲地底質分類演算法之運用,並建構東沙環礁棲地隨時間的消長變化之監測分析,更希望可以將此套模式套用到其他近海島礁中,以克服因地形或主權問題而無法利用船測或航測探測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