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之海洋微生物資源探索

  • 2015-01-09
  • 海管處
計畫期程 2014-02-25 ~ 2014-12-31
計畫名稱 東沙環礁之海洋微生物資源探索
學       校 國立中山大學海資系
研究人員 王鈺婷
指導教授 廖志中
關  鍵  詞 海洋微生物、東沙環礁、二次代謝物
摘       要 海洋微生物被認為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質主要來源之潛在資源,先前已有許多海洋天然物研究者從海洋微生物中分離獲得許多具有特殊活性及新穎結構的二次代謝物,並進一步以這些活性海洋天然物作為開發新型藥物的來源。 東沙島基於生態保育的理由,並未開放一般民眾觀光,讓東沙島保持最自然的環境。東沙島位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冬季黑潮支流流經台灣南岸到東沙島,從台灣南岸微生物相可隨著黑潮支流流入東沙島。然而台灣南端因豐富的人為活動造成環境與微生物相的改變,此改變對東沙島的微生物相影響為何,並不知曉。本次研究希望探索較少人為活動的東沙環礁自然環境下,所存在的海洋微生物之種類、性質,並利用其生產的二次代謝物作為快速篩選指標,建立基礎微生物相生物與相關化學資料,希望能架構起東沙島的微生物資料庫,除進一步探索其未來應用於活性二次代謝物開發的可能性,並且如能再與台灣南岸所採集到的海洋微生物進行其間差異比較,或許能提供上述生態環流的釐清。 目前研究結果發現從東沙島的底泥(沉積物)、海草、軟體動物等,分離出的193隻菌株,有26株菌對致病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具抗致病菌能力的菌株中,21株菌株僅能在海水環境下生長,故推斷這些菌株為絕對需鹽之海洋菌;相對的,比較本實驗室先前自萬里桐、後壁湖和南灣地區之採集具抗致病菌能力的菌株經驗,東沙島的微生物相似乎較少陸源性來源之活性菌株入侵,即意謂當地之人為活動於微生物相的干擾較小。目前從東沙島的菌株篩選獲得需鹽性活性菌株,所佔比例較高,而期盼能應用於未來黑潮支流與微生物相之間的關係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