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南方四島海域生態資源調查

  • 2016-01-29
  • 海管處
計畫期限 2014-12-31 ~ 2015-12-30
研究名稱 澎湖南方四島海域生態資源調查
受託單位 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主持人 朱雲瑋
協同主持人 邱郁文
參與計畫人員 顏易君、王智文、洪志輝、洪聖雯、鄭念昀、薛尊仁
關鍵詞 南方四島、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西吉嶼、鋤頭嶼、鐵砧嶼、鐘仔岩、頭巾嶼、珊瑚礁、海洋生態保護區
摘要 一、前言 澎湖南方四島海域若能妥善落實保育,有機會形成北方海域之良好種原庫,讓魚苗或是無脊椎動物的幼生可以往北擴散,對於澎湖海域乃至於臺灣海域的生態資源永續經營具有正面的影響。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成立之初即面臨龐大的遊憩壓力。除了浮潛、水肺潛水之外,還有每天絡繹不絕前往西吉嶼灶籠(藍洞)的遊艇。隨著國家公園的成立並改善了旅遊的基礎設施,到南方四島從事遊憩活動的遊客量只會繼續增加。亟需在海域活動遊客湧入之前將現有的海域生態資源做資料的完整蒐集。因此本計畫主要針對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進行海域生態基礎調查,藉以了解資源現況並建置長期監測之基礎資料,以作為未來生態保育規劃和環境資源利用的基礎參考資料。 二、研究方法 本年度以水肺潛水在南方四島海域共進行48 處測站的珊瑚礁海域生態調查,包含魚類、珊瑚、大型底棲無脊椎生物。並在四座主要島嶼施作潮間帶螺貝類普查。 三、重要成果 1、魚類共記錄到 44 科 302 種。區域魚類最高記錄為東吉嶼的 207 種,最低為鐵砧嶼的 118 種。 2、珊瑚共記錄到 19 科 161 種,其中石珊瑚 12 科 37 屬 134 種,八放珊瑚類 5 科 13 屬 25 種、水螅珊瑚類 2 科 2 屬 2 種。石珊瑚覆蓋率介於 5% 至 76% 之間。 3、大型底棲無脊椎生物共記錄到 9 門 145 種。其中以軟體動物 89 種為最高。單一測站最高記錄為東嶼坪 B-3 45 種,最低的為東嶼坪B-8、東吉嶼 C-5、頭巾嶼 G-1 的 15 種。 四、主要建議事項 1、建議設置 25 處長期監測測站:1.西嶼坪及鐵砧嶼:A-4、A-6、A-8、F-2、F-3;東嶼坪:B-2、B-3、B-4、B-7、B-8;東吉嶼及鋤頭嶼:C-2、C-4、C-6、C-8、E-1、E-3、E-4;西吉嶼:D-2、D-5、D-6、D-7;鐘仔岩:H-1、H-2、H-3;頭巾嶼:G-4。 2、常年持續監測本計劃建議之 25 個測站,並於執行監測時新增至少 5 處與長期測站位置相關之水深 20 公尺以深之測站,以補足無深度梯度的生態資料。 3、加強非法漁業的取締,以維護珊瑚礁生態系之完整。 4、建議於長期監測測站常年監測後可擇優劃設小範圍核心保育區域,以維護生態的永續發展。

104年,西吉嶼,西嶼坪,東吉嶼,東嶼坪,南方四島,珊瑚礁,海洋生態保護區,鋤頭嶼,頭巾嶼,鐘仔岩,鐵砧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