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12-12-31 ~ 2013-12-30 |
---|---|
研究名稱 | 澎湖南方四島地質資源解說規劃暨解說手冊製作 |
受託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 |
計畫主持人 | 陳文山 |
協同主持人 | 游能悌、楊小青 |
關鍵詞 | 澎湖南方四島、玄武岩島嶼 |
摘要 | 澎湖群島位於臺灣海峽中,群島距東側台灣島約50公里,距西側中國福建沿海約140公里,大小島嶼與礁石約一百座。 臺灣所屬島嶼共有一百多座,從地質特性來看,此眾多島嶼可以分為幾個區域,東側海域、西側中國沿海、西南側海域以及臺灣西側海域。各區域中諸多島嶼的地質多具有不同的形成時代以及地質環境與特性,但多數屬於火成岩的島嶼,僅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小硫球,以及釣魚台列嶼屬於沉積岩的島嶼。 臺灣東側海域的島嶼約有10個,計有蘭嶼、小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以及東北海域的棉花嶼、花瓶嶼、彭佳嶼、釣魚台列嶼等,多屬於上新世至晚更新世(或全新世)的安山岩火山島,除釣魚台列嶼屬於沉積岩之外。臺灣西側位於中國福建沿海的馬祖列島共36個,金門周邊島嶼共14個,都屬於白堊紀的花崗岩(或花崗片麻岩)島嶼。臺灣西南側的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太平島與中洲島)屬於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珊湖礁島嶼。 澎湖群島約有一百餘座島嶼與礁石,僅花嶼為古新世的安山岩島嶼之外,其餘島嶼都屬於中新世的玄武岩島嶼。本計劃規劃的地質資源評估區域位於澎湖群島的南方四個島嶼-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澎湖群島除了地形景觀具有優美的海島與海岸地形之外,其由火成岩構成的地質景觀更是臺灣地景中最具獨特性。尤其,歐亞大陸東緣地區在漸新世-中新世時期(3000萬年-800萬年前),由玄武岩熔岩流產生的洪流式火山地形與地體構造上,最具獨特性與科學意義。澎湖群島洪流式玄武岩的火山,也是目前東亞地區出露面積最廣泛的地點,露頭最佳最完整,最具代表性,這也是本計劃闡述的主要內容之一。 本計劃經一年的野外調查、撰寫、繪圖以及後續的美術編輯等等工作,已經本計劃所須之內容,並已繳交2500本「地質旅行-澎湖南方四島」的解說手冊,10000份「地質旅行-澎湖南方四島」摺頁,100張照片(電子檔),海報一份,投稿文章,以及30份期末報告。 建議於計劃執行完成之後,「地質旅行-澎湖南方四島」解說手冊與摺頁可以尋求管道進行地科教育與環境教育的推廣工作。 |
102年,玄武岩島嶼,澎湖南方四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