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18-12-31 ~ 2019-12-30 |
---|---|
研究名稱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資源評析 |
受託單位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計畫主持人 | 鄭有容 |
協同主持人 | 張懿、李孟珊 |
參與計畫人員 | 洪聖雯、林堉琪、王彥鈞、吳星翰 |
關鍵詞 | 東沙環礁、海洋保護區、海洋國家公園、海洋資源變動、海洋保育管理策略 |
摘要 | 一、 研究緣起 前期東沙環礁海洋生態資源調查結果之全盤性檢討至今已經歷6年之久,東沙環礁的海洋生態資源現況可能已經變動,須進一步整合近年研究調查報告及本年度的現地生態調查結果,並再次檢討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現行各分區的現況,以調整及規劃未來的研究方向及經營管理策略。 二、 研究方法及過程 1. 歷年研究報告及文獻回顧:蒐集2012至2018年間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洋生態資源調查與研究報告,以瞭解歷年來海洋生物的變動趨勢。 2. 東沙環礁海域生態現況調查:本計畫利用國際珊瑚礁總體檢的方式,進行共計14個測站(外環礁6個測站;環礁內潟湖區及航道區8個測站)的海洋生態調查,調查項目包括底質類型、指標性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豐度及珊瑚群聚組成。 3. 國際海洋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模式分析:介紹國際海洋國家公園或海洋保護區之經營管理模式和執行方式,作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後續經營管理的參考建議。 三、 重要發現 歷年資料顯示,東沙環礁各區的珊瑚覆蓋率在1998年珊瑚大白化事件後已逐漸地復原,但在2015年再度呈現全面性下降的趨勢;接著於2016年至2018年間逐漸恢復,但在本年度再度出現衰退的現象。造成東沙環礁珊瑚覆蓋率在時間與空間上呈現大幅變異的原因,推測為海水溫升高與內波造成的降溫效應、海水交換速率、颱風的物理性干擾等大尺度因子交互作用影響造成,因此現行分區管理模式並無調整之必要。 本年度調查結果與前次(2012年)成果相較之下,共計發現20科236種珊瑚,就珊瑚覆蓋率而言,其平均覆蓋率為35.5±6.1%(較2012年47.2±3.6%低),以外環礁測站較高,平均珊瑚覆蓋率達50.25%,接近擬定之復育目標(即外環礁珊瑚平均覆蓋率達55%);潟湖區的珊瑚覆蓋率則呈現明顯的空間變異,介於8%至50.5%之間,未達訂定之復育目標。就珊瑚群聚而言,雖然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東沙的珊瑚群聚與歷年結果相似(區分為2-3大群),但其種類組成的平均不相似度已達64.5%,其中珊瑚群體數從2012年的508±50株,減少至2019年的399±41株;種類數則由139±6種減少至78±8種;珊瑚的生態功能群也出現明顯變動,以對環境耐受性較高的團塊型及平鋪狀珊瑚較為優勢。另外,具經濟價值的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的密度仍然很低,僅鰈魚、石斑及硨磲貝在部分測站有達到擬定之復育目標,表示東沙環礁海域仍承受相當大的漁撈壓力。 四、 主要建議事項 立即可行之建議: 確切的生態調查資料是擬定合適管理策略的基礎,建議未來生態調查研究,應建置固定監測站,進行長期監測,以取得具代表性的資料。 長期性可行之建議: 為促進相關研究資訊之交流及進展,相關部會補助進行的研究計畫,應建置東沙調查資料成果之共享平台。另外,應積極完成東沙海洋生態基線及經濟價值評估,以作為未來規劃適時適地的管理方針。 |
108年,東沙環礁,海洋保育管理策略,海洋保護區,海洋國家公園,海洋資源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