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南方四島海域漁業資源與生態敏感區調查

  • 2012-03-06
  • 海管處
計畫期限 2011-02-28 ~ 2011-12-29
研究名稱 澎湖南方四島海域漁業資源與生態敏感區調查
受託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 蔡萬生
協同主持人 鐘金水、冼宜樂、朱雲瑋、易毅成
參與計畫人員 林綉美、黃文卿、鄭靜怡、涂詩韻、歐麗榛、洪聖雯、林鴻銓、王智文
關鍵詞 澎湖南方四島、魚類、仔稚魚、浮游動物、漁業現況
摘要 一、計畫緣起 預定劃為海洋國家公園的澎湖南方四島周邊海域迄今仍未有與漁業相關的現況調查。 二、成果 1. 以一支釣漁法共記錄到22 科78 種765 尾魚類,主要優勢種為白頸赤尾冬佔總漁獲量的29.02%、其次為藍豬齒魚(8.89%)、多帶海鯡鯉(8.37%)、四棘擬鱸(7.45%)、六斑二齒魨(3.66%)及美擬鱸(3.53%)。 2. 共採集記錄了64 科178 種1,955 尾的仔稚魚,主要優勢種以Sardinops sagax、Cyclothone pseudopallida 、Ceratoscopelus warmingii 、Mullidae gen.sp. 、Gempylus serpens、Auxis sp.及Sarda sp.等7 種數量最豐,合佔仔稚魚總豐度的41.64%,種類數明顯高於澎湖其他海域。 3. 在所記錄的198 艘船次之作業漁具漁法包括了釣具類、網具類及遊艇(浮潛及潛水活動)類等3 大類。其中以底釣作業148 艘船次,所佔比例74.8%最高。作業海域主要散佈在各島嶼沿岸海域,東、西嶼坪海域部份:漁船作業點之分布與海域20m 等深線之走向相似;東、西吉嶼海域部份:漁船作業點主要分布在東吉嶼周邊海域。 4. 以水肺潛水方式進行調查工作,四島周邊共計有 21 個測站。共記錄到魚類38 科 200 種以及珊瑚 13 科 119 種。四島評估後以西嶼坪周遭海域 15 米等深線以內為保育區設置最佳地點,其次設置在西嶼坪北側與頭巾嶼之間海域。 5. 2011 年4 月與8 月進入澎湖南方四島進行社區訪問。此次訪察重點有:社區發展、生活經濟、漁業活動、生活問題、他地人對南方四島的環境影響、居民對設立海洋國家公園的意見。除此之外,9~11 月尚對遷居馬公的當地居民,就其於南方四島的漁業活動進行問卷調查。 三、主要建議內容 1. 立即可行之建議 (1) 為減緩西吉嶼東北側沿岸、東吉嶼北側沿岸及東嶼坪東南側沿岸等海域珊瑚礁錨害的現象,建議於上述區域設置浮標供作業船舶錨錠休息用,以減少對棲地環境的破壞。 (2) 本海域尤以西吉嶼東側海域應持續監控棘冠海星族群密度或進行人工移除。 2. 長期性建議 (1) 以漁業觀點來看,若能對調查海域之魚類初期生活史能有更長期且深入的了解,對本海域漁業的管理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2) 未來應針對刺網類漁具漁法在本海域沿岸的漁業資源及棲地環境之影響作更深入的研究,以探討刺網類漁具漁法是否適宜在本海域作業。 (3) 建議海巡署應再加強本海域的掃蕩與取締頻度,或邀集相關單位研商對策,以減緩甚至杜絕此海域的非法漁業行為。 (4) 為探討本海域珊瑚群聚之時空變化,加上本海域的珊瑚分布相當不均勻,屬不連續型的大型群聚,應在保育熱點或是原有測站設置永久樣區,以降低隨機採樣所造成的誤差,並可有效監測珊瑚之健康狀態。

100年,仔稚魚,浮游動物,魚類,漁業現況,澎湖南方四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