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10-02-28 ~ 2010-12-30 |
---|---|
研究名稱 | 東沙環礁珊瑚復原指標研究 |
受託單位 |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 |
計畫主持人 | 宋克義 |
協同主持人 | 陳昭倫研究員 |
參與計畫人員 | 劉書廷、林紋如、方士碩、蔡新洋、郭兆揚、陳淑麗、魏杰、唐國薰 |
關鍵詞 | 東沙環礁、珊瑚、保育、入添、繁殖、復原指標 |
摘要 | 研究緣起:自 2007 年建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後,開始為期五年不對外開放的時期,並利用這段時間了解環礁在大白化後的復原現況並預測其未來。整合2001年至2008 年的珊瑚群聚調查報告,發現受損最嚴重的潟湖內活珊瑚覆蓋率變化極大(2.8-70.5 %);本研究以潟湖內各式棲所為調查單位,探討復原情形 及展望。 研究方法及過程:我們將潟湖內塊礁分成更小尺度的棲地:礁頂、礁坡、礁底、塊礁間;接續2009 年在3-5 米的礁頂(Reef top)及10-15 米的礁底(Reef base)的研究,今年將棲所設定在6-8 米深的礁坡(Reef slope)與9-15 米深的礁間。以八項復原指標:生殖、小珊瑚入添、生長率、死亡比率、病蟲害、珊瑚覆蓋率與類型(rKS)分佈、共生藻為評估切入點;因環礁在1998 年大白化後軸孔珊瑚大量死亡,至今無明顯恢復跡象,一併評估其無法復原的因素。 重要發現:珊瑚會進行有性生殖,月份應在三至五月間。將東沙環礁四種棲所(礁頂、礁坡、礁底、礁間) 小珊瑚密度取平均值,其值大幅低於其他區域潟湖的平均入添量。珊瑚生長率約10.5 公厘/年,與南中國海珊瑚生長歷史資料每年11 公厘相近。在病蟲害部分,今年僅發現一隻棘冠海星,短時間內不會造成重大危害。潟湖內平均覆蓋率為20%,離無人礁的覆蓋率44-56%相差甚多,珊瑚的死亡比例平均值為50%,移植到潟湖內的軸孔珊瑚在經歷夏日三個月後存活率仍相當高,此結果不支持高溫造成新入添的軸孔珊瑚死亡,由此推論東沙環礁軸孔珊瑚沒有恢復是因為缺乏苗的入添。雖然塊礁的保育價值亦有差異,但基本特徵是缺乏繁生型珊瑚。以共生藻組成來看,D型(擾動型)有相當出現頻度,表示高水溫確已影響東沙的珊瑚相,至於是否有助其適應高水溫就仍待探討。儘管經歷大破壞,但潟湖內珊瑚目前仍保有 復原潛力。 主要建議事項:東沙環礁的環境壓力主要來自於過漁的人為壓力及全球氣候變遷,整體而言,東沙遠離了人為的海岸汙染壓力,可以提供一個研究過漁及氣候變遷對生態系影響的大好機會。 |
99年,入添,東沙環礁,保育,珊瑚,復原指標,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