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11-02-28 ~ 2011-12-29 |
---|---|
研究名稱 | 東沙環礁潟湖魚卵及仔稚魚種類組成及分佈調查計畫 |
受託單位 |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
計畫主持人 | 邵廣昭 |
協同主持人 | 陳義雄 |
參與計畫人員 | 蔡素甄、陳靜怡、蔡正一、柯慧玲、張榮樺、龔猷海、陳寬德、張廖年鴻 |
關鍵詞 | 魚卵、仔稚魚、東沙環礁 |
摘要 | (一)、計畫緣起:東沙環礁為我國唯一發育完整的環礁,環礁內有許多珊湖礁與淺灘、沙地及海草床棲地,環礁潟湖內珊瑚礁生態復育狀況之監測及其潛力之預測是目前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制訂未來管理政策之重要依據。過去海管處已委託並完成珊瑚礁魚類調查報告並出版圖鑑。但在魚類早期生活史之魚卵及仔稚魚的相關研究則相當少。本計畫擬在一年內藉由二至四次魚卵、仔稚魚種類組成及分布調查,了解東沙海域之魚卵、仔稚魚組成及群聚結構之分布。 (二)、成果本計畫執行至今完成三季採樣,三季皆於內環礁海域4個樣點完成採樣,外環礁部分第二季新增南北航道口4個樣點,第三季則僅採集南航道口1個樣點;每次採樣在表層與中層水域拖網10-15分鐘,共採獲500,989顆魚卵,3,906尾仔稚魚。魚卵利用形態僅能鑑定出11個分類單元(taxa),且只能鑑定至科,利用生命條碼方法共鑑定出123個分類單元(taxa),其中15個鑑定到科,17個鑑定到屬,91個鑑定到種,共包含35科68屬91種,其中魚卵組成以隆頭魚科(Labridae)和鸚哥魚科(Scaridae)魚種為主,顯示隆頭魚科和鸚哥魚科為東沙環礁內之優勢種類,與潛水調查成魚的結果一致,兩者在三季中皆以6月份為其產卵高峰。而針對東沙海域魚卵群聚分析發現群聚結構在環礁內外及季節間(稍)有差異,內外環礁組成差異主要是鸚哥魚科、刺尾鯛科及隆頭魚科的部分物種僅出現在外環礁所致,而內環礁季節差異亦是鸚哥魚科及隆頭魚科魚種僅出現在夏秋兩季所致。仔稚魚利用形態鑑定出82個分類單元,其中22個鑑定到科,27個鑑定到屬,33個鑑定到種,利用生命條碼方法鑑定出110個分類單元,其中19個鑑定至科,25個鑑定到屬,66個鑑定至種,共包含36科68屬66種,顯示無論是魚卵或仔稚魚利用生命條碼鑑種皆能大幅提高鑑種率。仔稚魚魚種組成則以雀鯛科(Pomacentridae)及鰕虎科(Gobiidae)為主,與魚卵之組成不同,主要是這兩科魚大多產沉性卵而非浮性卵所致,沉性卵之孵化率較浮性卵高亦為可能原因之一;群聚分析發現仔稚魚群聚結構在深度間及內外環礁並無差異,但內環礁測站季節間,及部分測站間則有差異,內環礁季節間差異主要是春季與夏、秋兩季組成不同所造成。測站間差異主要是由出現在外環礁的燈籠魚科物種及帶鰆科的黑刃魣(Gempylus serpens)、鯖科的圓花鰹(Auxis rochei rochei)、飛魚科的白鰭飛鱵(Oxyporhamphus micropterus micropterus)所造成。燈光誘捕器四季共採獲167尾即將沉降之後期仔稚魚,魚種組成以多斑乳突天竺鯛(Fowleria variegata)為主,其餘還有辛氏魚科(Schindleriidae)、鰕虎科(Gobiidae)、三鰭鳚科(Tripterygiidae)、糯鰻科(Congridae)等科的仔稚魚。本計畫經過一年的調查,共採獲14科21屬18種在東沙尚未有成魚紀錄之魚卵,其中包含刺尾鯛科(Acanthuridae)、笛鯛科(Lutjanidae)、鸚哥魚科(Scaridae)等魚種,仔稚魚則採獲鰺科(Carangidae)、飛魚科(Exocoetidae)之、鯖科(Scombridae)等13科20屬22種東沙尚未有成魚紀錄之仔稚魚,魚卵仔稚魚合計共採獲23科39屬37種尚未有成魚紀錄之魚種。初步結果顯示東沙島內潟湖可能是部分魚種覓食的場所,除了珊瑚礁外,東沙島周圍的海草床亦被隆頭魚科、鸚哥魚科及天竺鯛科等魚類當作沉降之棲地,上述所有採集資料依照海洋國家公園要求之格式將資料上傳至東沙生態資源基礎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tungsha.sinica.edu.tw/)。 (三)主要建議內容建議維持環礁潟湖與外界海水之流通性,使外界之營養鹽與生物(如魚類)有機會補充進入內環礁,以維持棲地之生物與生態多樣性。此外由於天候海況不確定之限制,使研究人員到東沙作海域調查常不能作業,故如何充實船隻及設備,培訓駐守當地之人員代為定期定量採集實乃未來努力之方向。未來亦需有一個長期之監測計畫來收集完整資訊才能據以分析獲得可信之結果,提供未來管理策略之參考。 |
100年,仔稚魚,東沙環礁,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