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潟湖生態系統研究-物理、化學水文與基礎生產力之時空變化探討

  • 2012-03-05
  • 海管處
計畫期限 2011-03-31 ~ 2011-12-29
研究名稱 東沙環礁潟湖生態系統研究-物理、化學水文與基礎生產力之時空變化探討
受託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
計畫主持人 羅文增
協同主持人 洪佳章、王玉懷
參與計畫人員 徐培凱、廖震亨、勞柏瑄、林浩群、楊舜淮、黃智鈴、辛文甫、林逸文、曾宜柏、彭紹宏、李鎮宇、黃美惠、呂婉慈、葉怡婷、陳盈廷、黃婉禎、沈依潔、林劭緯、林育如、李敏慈、吳柏鋒、黃康明、魏宏儒、張雅涵、曹伯琪、萬又禎、許家銘、駱和宗
關鍵詞 東沙環礁、水溫、海流、水質、浮游生物
摘要   一、研究緣起 本研究計畫將以瞭解東沙環礁潟湖內生態系為主要目標,以生態系統中最基礎的浮游動、植物為主,因其對於水文環境的變動反應最為敏感,關聯性也最高,其消長亦會影響高營養階層之游泳動物及底棲動物群聚的變動,再結合海洋物理與水文因子,藉以探討影響潟湖內生態系變化之因素。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於 2011 年四月至十月共進行三次東沙環礁現場觀測作業,包括十二站水質採樣、十站浮游動植物採樣、一站沉積物收集器佈放,藉上述現場調查觀測資料了解東沙環礁海域之水質及浮游生物等資料。   三、研究成果 東沙環礁水體溫度之季節性變化明顯,高低依序為 7 月份、10 月份與4 月份,而鹽度變化與降雨量有關,在10 月份最低、4 月份最高;營養鹽之分布近似於南海陸棚表水之範圍,在4 月及7 月時有氮與磷交錯限制之現象,而10 月則有明顯的氮限制現象。DOC 與POC 之分布主要受到Chl-a 分佈以及碎屑物質輸入之影響,環礁內懸浮物質與沉降物質有明顯的特徵差異,且有機碳沉降通量有顯著的季節性差異,推論其通量仍由生物作用所主導,惟碳酸鈣之沉降通量約為有機物沉降通量之30 倍,顯為珊瑚礁生態系之特徵。東沙小潟湖之生地化參數分布與環礁潟湖有明顯的差異,除因水體體積差異因素影響外,小潟湖似乎不能忽略人為干擾之可能影響。研究期間共發現浮游植物46 屬82 種;表層的平均豐度略較深層高些,平均發現8 種浮游植物,主要優勢種有菱形海線藻、柔弱擬菱形藻、丹麥細柱藻、扁面角刺藻和鱗翅龍骨藻;而浮游動物共發現28 大類,表層的平均豐度較深層高,其中以哲水蚤、蟹類幼生期、魚卵、有孔蟲和蝦類幼生最具優勢;至於橈足類則發現46 屬67 種,以深層的平均豐度較表層高些,平均發現24 種橈足類,而主要優勢種有Acartia omorii、Oncaea meida、Pontellidae copepodites、Acrocalanus gibber 和Farranula gibbula。由群聚分析結果發現,東沙環礁海域的浮游生物種類組成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不過由於此海域較淺,因此在表深層之間的差異則不顯著,且潟湖內外之間的變化亦不大。   四、 建議 建議一 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國立中山大學 季節性的採樣觀測往往未能反應出實際氣候條件的差異,設置連續觀測站探討時間序列的生地化變化有其必要性。本計畫所測得的沉降通量資料雖為首次在環礁內觀測所得,但因執行時間有限,未能瞭解長期時間及空間變化,未來若經費許可,應繼續探討長期變化趨勢。海域生物資料的建立不只有基礎生產者(如浮游動物與浮游植物),如欲探討環礁潟湖內的生產力以及生物多樣性應擴大物種調查的範圍。因此我們建議東沙島應推動國際海洋研究站之設立,才能有效進行長期水文生態之觀測,瞭解控制水文及生態變化之機制。 建議二 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國立中山大學 長期測站建立後,資料的取得、分析與維護為後續考量,須注入不少經費與人力的投資,維持長期持續的調查為瞭解並掌握東沙環礁海域環境變化趨勢、發展海洋資源保育及科學研究,推動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生態及資源之永續發展。

100年,水溫,水質,東沙環礁,海流,浮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