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海草生態相調查

  • 2019-01-11
  • 海管處
計畫期限 2017-11-30 ~ 2018-12-30
研究名稱 東沙環礁海草生態相調查
受託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
計畫主持人 劉弼仁
協同主持人 林幸助、楊明德
參與計畫人員 李承錄、李彥輝、李菱欣、周雅嵐、張承翔、葉宗鑫、郭家瑜、陳穎萱
關鍵詞 東沙環礁、海草、衛星影像、礁後區
摘要 一、研究緣起 海草床可穩定底質,海草植株與葉片亦增加棲地形態,可提供魚類、無脊椎生物、藻類棲息,為海洋生物幼生庇護場所及成體覓食水域,容易形成海洋生物多樣性熱區。為理解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草生態相與生物多樣性情況,進行東沙環礁海草床種類分布範圍及生態資源調查,並進行空間組成分析及配合最新年度東沙環礁衛星影像匹配工作,提供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經營管理運用與後續研究推動參考依據。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本計畫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東沙環礁海草床進行15個固定樣區,各二次之定量調查。調查項目包括水溫等物理特性、水體營養鹽及底土特性等多種環境因子,魚類群聚、底棲無脊椎動物群聚、海草的種類、覆蓋率、密度、生物量等生物因子。 三、重要成果 1. 海草棲地環境 從二次調查結果並無法看出全球氣候變遷的暖化和酸化是否有明顯影響海草床的酸鹼值及水溫的情形。但水體營養鹽顯示東沙環礁尚未受到嚴重的人為影響,但在底土的總氮含量及總有機碳含量分析顯示小潟湖東側受到較高的人為有機物輸入累積的影響。 2. 海草床魚類群聚 東沙海草床魚類的優勢物種在礁後區、島嶼近岸或離岸樣區皆以隆頭魚科、龍占科、鸚哥魚科為主,均以定棲性或廣域性的魚種為主。離岸區與礁後區,與珊瑚礁混生的海草床,魚種密度和物種多樣性較高,其中東環礁的魚種數量豐富,為本次調查多樣性最高之樣點。然而大多魚類為中小型的底棲肉食性魚種,食用大型藻類的藻食性魚種數量非常稀少。 3. 海草床底棲無脊椎動物 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在東沙環礁的分布很不一致,海參、槍蝦多半在礁後區,海膽、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則在離岸或近岸區,水母則在小潟湖。近岸區及離岸區測站的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最多,其次是礁後區測站,最差的是小潟湖測站。這四區的優勢種都以多毛類和貧毛類為主,其中多毛類有22科,以吃懸浮顆粒的海稚蟲科為優勢,其次是吃碎屑、腐食或捕食為主的磯沙蠶和沙蠶科為優勢。 4. 海草調查 礁後區測站的優勢種為鋸齒葉水絲草、泰來草、圓葉水絲草,離岸測站的優勢種為單脈二藥草、鋸齒葉水絲草、水韭菜,近岸測站的優勢種為圓葉水絲草、泰來草、鋸齒葉水絲草,小潟湖測站的優勢種為單脈二藥草、圓葉水絲草、泰來草。依春、秋二季區分,春季的優勢種依序為圓葉水絲草、鋸齒葉水絲草、單脈二藥草、泰來草,秋季的的優勢種依序為圓葉水絲草、鋸齒葉水絲草、泰來草。礁台測站S1、離岸測站S10、小潟湖測站S14和S15海草床的生長狀況可能受到影響而改變。測站S1、S10可能受到颱風的影響,底質裸露增加,而小潟湖測站可能受到淤積的影響。海草種類可能較之前Lin et al. (2005)至少多一種(正鹽草),或三種(正鹽草、小鹽草、毛葉鹽草)。 5. 東沙環礁海草衛星影像分析 海草大量死亡前,海草底質面積似乎會有一個超過20平方公里的振盪起伏,但海草大量死亡後,海草的震盪變化維持在平均4.4平方公里,直到從105年9月到107年10月,海草底質面積又開始產生平均15.8平方公里大幅變動。106年9月海草底質類面積的最低點只有31.8平方公里,仍較103年10月發生大量死亡後下降到45.2平方公里低,並沒有看到海草大規模回復的情形。 四、主要建議事項 立即可行建議: 1. 應該積極減少人為活動造成的影響,例如生活汙水。建議管理單位能進行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以降低人為汙染物排入東沙環礁,同時也建議管理單位應該設立長期水質監測的計畫。 2. 支持執法單位持續的嚴厲執法進行取締工作,以維護東沙環礁的生態系健康。 3. 持續透過教育與宣導讓民眾瞭解海草床生態系的重要性,教育大眾認識海草床的生態功能與經濟價值,一起共同來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中長期建議: 1. 持續進行監測海草床的生態環境等的科學研究,作為管理與保育策略的基礎資訊。 2. 雖然此研究短期內無法看出氣候變遷之影響,但是反聖嬰所導致降雨量變多,是否會將陸源汙染物流入海草床,尤其是小潟湖,可能需要持續監測。

107年,東沙,海草,衛星影像,礁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