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大型藻類生態調查

  • 2016-01-29
  • 海管處
計畫期限 2014-12-31 ~ 2015-12-30
研究名稱 東沙環礁大型藻類生態調查
受託單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計畫主持人 王瑋龍
協同主持人 劉少倫
參與計畫人員 蔡佳穎、陳品辰、李宗軒、鍾丹雅、林諺伯、李子駸、洪鈺欣、梁又方、黃育超、陳治安
關鍵詞 東沙環礁、海藻、新紀錄種
摘要 本研究於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以浮潛或水肺潛水方式在東沙島周圍及環礁海域的九個樣點,共計進行九次大型海藻採樣調查。調查結果,共計發現122種海藻,以紅藻種數最多有58種,其次是綠藻35種、褐藻25種,藍綠藻最少4種。其中有55種為東沙海域的新紀錄種,包括藍綠藻4種、紅藻30種、褐藻11種及綠藻10種。分析各個樣點的海藻,以東沙島周圍發現的海藻種類平均數較多,約20-24種,以東沙島南邊的樣點DI07最高約24種。在東沙島環礁海域海藻種類平均數較少,約6-15種,以環礁海域南邊的樣點K03最高約15種。由海藻屬及種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稍有季節性變動的趨勢,以冬季及初春的海藻物種數量較多,至春、夏季後逐漸降低。海藻總數從2014年2月(冬末)高峰的51屬79種,逐漸降低,到2015年1月才逐漸又上升至2015年3月(初春)又發現有44屬65種。不同月份各樣站有不同的海藻優勢種類,在冬季有藍綠藻的巨大鞘絲藻,紅藻的叉枝乳節藻、角網藻、可食龍鬚菜、螢光環節藻,褐藻的不規則費氏藻及南方團扇藻,綠藻的柏葉蕨藻、少葉蕨藻、杉葉蕨藻、大葉仙掌藻、曲石蓴。在春季時,除巨大鞘絲藻、叉枝乳節藻、少葉蕨藻及柏葉蕨藻仍為優勢種外,其餘優勢種類轉變為紅藻的海門冬、輻毛藻、玫瑰乳節藻、加斯伯縱胞藻、帚狀白果藻、脆白果藻,綠藻的齒形蕨藻。在環境資料分析結果,各採樣點水溫介於19.1~31.0 ℃之間,鹽度介於28.4~36.0 psu之間,pH值則介於8.01~9.07之間,硝酸鹽(NO3-N)介於0.001~0.026 ppm之間,亞硝酸鹽(NO2-N)介於0.0017~0.0113 ppm之間,氨氮(NH3-N)介於0.01~0.034 ppm之間,磷酸鹽(PO4-P) 介於0.001-0.085 ppm之間。針對東沙島及環礁海域不同月份、各樣點海藻組成與環境因子間進行集群分析發現,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東沙島周圍及環礁區域類型,顯示棲地類型可能為主要影響海藻組成因子。

104年,東沙環礁,海藻,新紀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