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04-12-31 ~ 2005-12-30 |
---|---|
研究名稱 | 東沙海域生態資源基礎調查研究 |
受託單位 |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 |
計畫主持人 | 鄭明修 |
協同主持人 | 邵廣昭、戴昌鳳、陳正平、林綉美、孟培傑 |
參與計畫人員 | 劉烘昌、林昕佑、陳登松、洪心怡、張誠茂 |
關鍵詞 | 魚類,珊瑚類,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類動物和大型藻類 |
摘要 | 東沙海域為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規劃以環礁外圍12 海浬為國家公園範圍,總面積約為565km2。本研究目的在於調查東沙海洋生態資源的基礎資料,做為未來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依據。先期調查主要內容包括魚類、珊瑚、無脊椎動物、藻類、水質檢測分析,以及資料庫之建置。 目前共記錄到魚類531 種,珊瑚類250 種,軟體動物167 種,棘皮動物27 種,甲殼類動物31 種和大型藻類148 種。其中在魚類種數分佈呈現外環站>東沙島邊>內環礁測站的現象。內環礁潟湖區平均珊瑚覆蓋率低於15%,外環礁則在75%以上;外環礁北面以軟珊瑚類為主,東面及南面則以石珊瑚類為主。由於1998 年環礁內珊瑚曾大量白化死亡,造成許多種藻類和底棲無脊椎動物在物種數量上比起外環礁減少許多。由於過去不法漁撈和過度撈捕,許多種經濟性水產生物在本海域已經瀕臨滅絕。本計畫已採集東沙沿岸海域15 個測站水樣進行檢測分析,同時有8 個共同測站,以衛星定位可做為未來長期生態監測站。本計畫所收集的資料已建立資料庫,並且置於網站上供使用者查詢及下載使用,東沙海洋國家公園成立的目的在保育海洋生態多樣性,並成為一座保存海洋資源遺產的活博物館。為確保漁業資源的永續,在園區海域內成立海洋保護區是亟待落實的當務之急。 |
94年,甲殼類動物和大型藻類,東沙,珊瑚類,軟體動物,魚類,棘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