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05-12-31 ~ 2006-12-30 |
---|---|
研究名稱 | 東沙海域珊瑚礁生態資源調查與監測(一) |
受託單位 |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 |
計畫主持人 | 鄭明修 |
協同主持人 | 戴昌鳳、陳正平、孟培傑 |
參與計畫人員 | 黃興倬、陳登松、郭道仁、鄭安怡、洪聖雯、何旻杰、陳靜怡、黃建華、顏靜雅、張家銘、黃閔裕、朱淑慧 |
關鍵詞 | 魚類、珊瑚類、水樣分析、棘皮動物類和甲殼類動物 |
摘要 | 本計畫研究目的在調查與監測東沙海域珊瑚礁生態資源,所收集的基礎資料將做為未來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依據。調查主要項目為珊瑚礁魚類、珊瑚類、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和水質檢測分析等。 本計畫自95 年7 月起至12 月止,其中潛水調查完成17 個測站,共記錄到魚類556 種、珊瑚類264種、軟體動物類175 種、棘皮動物類28 種和甲殼類動物33 種等。其中在魚類、珊瑚和大型無脊椎動物的種數分布,均呈現外環礁測站>東沙島周邊>內環礁潟湖測站的現象。 本海域正式記錄魚已達69 科556 種。本次研究調查到46 科335種魚類,有25 種魚為去年調查中未曾記錄之魚類。新增添魚種中,繸鳳鳚及雙帶磯塘鱧,為台灣地區海域未曾紀錄過魚種。東沙外環礁區均屬魚種豐富的正常海域。東沙島周邊魚種數也正恢復當中。 外環礁不同區的石珊瑚覆蓋率依序為:東>南>西>北,石珊瑚和軟珊瑚的總覆蓋率則為: 東、北>南>西。造成不同地點之間珊瑚群聚型態差異的環境因子,尚待進一步探討。95 年5 月間侵襲東沙島的珍珠颱風,對海域珊瑚礁的破壞主要發生在外環礁的東南、南及西面水深10~15 公尺之間,在此深度範圍的軟珊瑚受到較大破壞。較具經濟性、觀賞性和特殊性的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在貝類方面則有長硨磲、鱗硨磲、菱硨磲貝、黑蝶珍珠蛤、鱸耳鮑螺、馬蹄鐘螺、銀塔鐘螺、蜘蛛螺、黑星寶螺…等;其中以馬蹄鐘螺、硨磲貝、鱸耳鮑螺等為漁民採捕對象。在棘皮動物方面則以馬糞海膽最常被採捕;至於棘冠海星、饅頭海星、藍指海星等大型種類在珊瑚礁上十分醒目,生態上亦扮演特殊角色。甲殼類動物則以角眼沙蟹、陸蟹兇狠圓軸蟹和陸寄居蟹數量最多,與人類最常接觸,未來任何陸上開發都必須考量牠們生存的棲地空間;其次龍蝦最容易被人採捕,宜加強保護。 在14 個測站之水樣分析各水質因子,結果顯示該海域測站L3位於潟湖內,由於水體與外海交換不良,水質因子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而有所變化,例如雨水或淡水之注入,導致鹽度有異常偏低之現象;由溫-鹽圖發現,在垂直剖面之分布方面,環礁附近測站之鹽度測值則大致隨著水深增加及溫度降低而增加,屬正常海域之範圍。 |
95年,水樣分析,珊瑚類,魚類,棘皮動物類和甲殼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