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08-01-15 ~ 2009-03-09 |
---|---|
研究名稱 | 北方三島自然資源調查計畫 |
受託單位 |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 |
計畫主持人 | 戴昌鳳 |
協同主持人 | 詹榮桂、王震哲、徐堉峰、何恭算、王士偉、張睿昇、陳志炘、黃興倬 |
參與計畫人員 | 陳建勳、何旻杰、鄭安怡、洪聖雯、蕭伊真、劉毓興、陳靜怡、何政擇、夏國經、蔡明憲、李坤瑄、洪和田、梁珆 |
關鍵詞 | 北方三島、地形地質、生態資源 |
摘要 | 本計畫之目的為經由文獻蒐集及野外實地調查,建立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和基隆嶼的自然資源基礎資料。調查項目包括: 地質及地形資源、陸域生態資源、海域生態資源和漁業資源等。 位在台灣東北海域之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和基隆嶼,是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火山噴發所堆積而成的島嶼。彭佳嶼有四期火山產物,包括最早期之凝灰岩和火山礫凝灰岩,第二期之矽質玄武岩和高鋁玄武岩熔岩流,第三期之火山渣與凝灰岩,以及最晚期之高鋁玄武岩岩脈,在該島東側海崖有完整的火山噴發層序出露;棉花嶼火山活動與彭佳嶼相當,但未見高鋁玄武岩熔岩流與岩脈;花瓶嶼則主要由矽質玄武岩所組成。基隆嶼全島由石英安山岩所構成,具有典型的斑狀組織,在岩性上與其它三島明顯不同。這些島嶼有相當完整的火山地形和多樣而優美的海蝕景觀,包括火山口、火山錐、海崖、海蝕洞、海蝕平台、海蝕溝、海蝕凹壁、海蝕柱、壺穴、蜂窩岩等火山地質地形景觀資源。由於它們具有極高的觀光與教育價值,建議未來能夠規劃成為國家級的「火山地質公園」。 陸域植物調查中,北方三島與基隆嶼的維管束植物本調查共計得73 科195種,其中包含朝鮮紫珠、密毛爵床、綿棗兒等三種稀有植物。植被型態依照地形劃分為平頂植被、海崖植被、海岸礫石植被等三種,其中彭佳嶼、棉花嶼同時具有三類型植被,而花瓶嶼僅有海崖植被,基隆嶼則有海崖植被與海岸礫石植被。此外,較特別的植被為棉花嶼的蘄艾型灌叢,幾乎完全由蘄艾所組成,為過去所未報導過之植被類型。陸域動物資源方面,本調查共計發現有脊椎動物21 科33 種,無脊椎動物24科41 種。其中特有種有台灣草蜥1 種,主要發現於基隆嶼,台灣草蜥通常無法藉游泳擴散,除成體外,尚發現卵粒,推測島上有穩定的常駐族群,並且在早期便北方三島自然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已擴殖於島上。此外,玄燕鷗及白腹鰹鳥屬於稀有的鳥種,主要發現於棉花嶼。 玄燕鷗為澎湖貓嶼的代表性鳥種,其他地區並不常見;白腹鰹鳥則主要出現在北部及東北部沿海。兩者皆於陡峭海崖岩壁築巢,推測棉花嶼為其潛在繁殖棲地。海域生態資源共完成棉花嶼、花瓶嶼、彭佳嶼及基隆嶼共13 個測站的潛水調查。在底質組成方面,石珊瑚覆蓋率介於1.2~47.5%,以棉花嶼西測站及彭佳嶼西南測站最高(分別為47.5%, 37.2%),花瓶嶼的西北測站最低(1.2%);大型海藻除了基隆嶼西測站因有嚴重的泥沙淤積情形不利生長(7.7%),在其他測站都佔有相當高的比例(14.2~86.7%),另外,其他生物也占相當比例。整體而言,底棲生物群聚屬於非礁型的邊緣型珊瑚群聚,各測站皆未發現珊瑚礁形成,可能為受到冬季水溫較低、季風及海流強勁、海藻及海綿的競爭作用、海膽的生物侵蝕作用旺盛等因子影響之結果。 珊瑚資源調查共記錄到石珊瑚類112 種,八放珊瑚類21 種。石珊瑚類以菊珊瑚科和軸孔珊瑚科的種類最多,其中,單獨軸孔珊瑚(Acropora solitaryensis)在各測站(基隆嶼東及南測站除外)皆為明顯的優勢種。珊瑚群聚物種組成的聚群分析結果顯示,主要可分為四群,並大致與各島嶼符合。整體而言,棉花嶼、花瓶嶼及彭佳嶼珊瑚群聚的物種數及平均覆蓋率與島嶼面積大小有關。 底棲無脊椎動物方面,在棉花嶼、花瓶嶼及彭佳嶼三島之優勢及常見物種大致相似,皆以海綿、刺胞動物、軟體動物雙殼類和棘皮動物最具代表性。其中,棘皮動物最常見者為白尖紫叢海膽 (Echinostrephus aciculatus) 及枝手目瓜參科的小型海參(Plesiocolochirus sp.)。雙殼綱的黑蝶珍珠蛤 (Pinctada margaritifera) 與五爪牡蠣蛤 (Lopha cristogalli)為本區常見的大型軟體動物。基隆嶼以海綿、刺胞動 物、與固著性雙殼貝數量最多,棘皮動物種類及數量都不高,在其他測站數量豐富的白尖紫叢海膽,在基隆嶼附近海域數量卻很少見。 在北方三島及基隆嶼沿岸海域共記錄魚類35 科178 種,其中至少有 121 種(68%)也經常出現在東北角沿岸礁岩海域。棲息在這裡的魚類以隆頭魚科的魚種為最多,其次是雀鯛科、粗皮鯛科及蝶魚科。出現尾數較多的主要有霓虹雀鯛、黃光鰓雀鯛、魏氏光鰓雀鯛、金擬花鱸、鈍頭錦魚及鋸尾鯛等;除上述六種魚外,在各島較常出現的魚種還有日本鸚鯛、六斑二齒魨、黃衣錦魚、新月錦魚、斷紋紫胸魚、裂唇魚、克氏蝴蝶魚、多帶海緋鯉、中國管口魚及角鱗魨等等。基隆嶼與其他島嶼之間的魚種相似性皆為較低。聚群分析結果顯示:基隆嶼及彭佳嶼的魚類群聚自成一群,而棉花嶼及花瓶嶼則可合併為一群。北方三島孤懸於大海,受黑潮的影響大,彼此距離不遠(約17 公里),底棲環境與生物分布也類似,因此呈現較高的魚種相似度。相對而言,基隆嶼鄰近台灣本島,受黑潮的直接影響較少,反而是受到船舶及陸源污染物的影響,而且海底的沈積物較多,足以造成棲地環境上的差異,進而影響到魚類的群聚結構。 底棲大型海藻的調查結果顯示,棉花嶼的海藻種類共計有64 種,以西南側的海藻種類較為豐富,各測站海藻覆蓋率介於33.05%~53.50%之間,由於水質清澈,可在水深10~15 米發現日本石蓴、蕨藻及松藻等綠藻;褐藻以圈扇藻為主,為底質覆蓋率最高的種類。紅藻種類中,除表覆形珊瑚藻外,以海膜、扇形囊膜藻及硬盾果藻的出現頻度較高。花瓶嶼則記錄29 種底棲海藻,海藻覆蓋率約43.77%~86.74%,其中以褐藻的圈扇藻佔最多,紅藻則以仙菜科、耳殼藻及殼狀珊瑚藻等為主。基隆嶼因水質混濁,底棲海藻種類僅有22 種,為四個島嶼中海藻種類數最少的,覆蓋率介於7.72%~18.66%之間,且以紅藻為主,海膜、耳殼藻及表覆狀珊瑚藻為主要的藻種。彭佳嶼海藻種類數計有47 種, 覆蓋率介於34.72%~58.67%之間,依據礁石上所遺留的部分藻體及過去的調查資料,彭佳嶼應有較豐富的海藻資源,且與棉花嶼的海藻相類似。本調查計有8 種海藻為台灣新紀錄種。整體而言,北方三島海域的海藻種類與生物量尚稱豐富,部分熱帶藻種的出現,顯示北方三島具有海藻地理分布的意義。 漁業資源調查顯示,臺灣北部水域的漁業產量於1967~2007 年間之年平均約為133,135 公噸,約佔全臺灣沿近海漁業總產量的42%。其漁業產值的年平均為478,253 萬元,約佔全臺灣沿近海漁業總產值的26%。臺灣北部水域的漁業類型約有10 餘種,其主要之漁業類型有:鯖鰺圍網、中小型拖網及火誘網漁業,約佔漁產量之76%。鯖鰺圍網的作業漁場位於彭佳嶼至釣魚臺間100~200 米之陸棚水域,主要漁獲物種為白腹鯖、花腹鯖、拉疆鰺及銅鏡鰺等。中小型拖網漁業的作業漁場位於25º30’~29º N,121º~124º E 的東海陸棚,主要漁獲物種為烏賊、鎖管、蝦類及白帶魚等。火誘網漁業的作業漁場主要位於25~28º N; 121~126º E 間100~200米之東海陸棚,主要漁獲物種為鰹魚、鎖管、剝皮魚、白帶魚及鯖魚等。另有飛魚卵漁業之作業漁場主要集中在臺灣東北部海域,每年4~7 月間為彭佳嶼海域捕撈飛魚卵的盛期。整理歷年研究文獻顯示,北方三島海域為主要經濟物種,如鎖管(火誘網、拖網漁業)、花腹鯖(鯖鰺圍網)及飛魚之產卵場,因此建議將北方三島周邊海域劃定為禁漁區,以保障海洋資源之永續利用。 |
98年,北方三島,生態資源,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