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限 | 2011-02-28 ~ 2011-12-29 |
---|---|
研究名稱 | 北方三島海域生物多樣性與資源特性調查計畫 |
受託單位 |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
計畫主持人 | 陳義雄 |
協同主持人 | 邵廣昭、李明安、陳天任 |
參與計畫人員 | 張廖年鴻、唐瑋勵、陳寬德、龔猷海、徐綱、蔡宗憲、張文瑞、黃浩銘、陳義洋、林上智、張詠絮、楊憶華、林翰揚、蔡正一、陳靜宜、李茂熒、張懿、陳玟妤、李季恬、王怡甄、王騰巍、李瑞宜、黃哲葦 |
關鍵詞 | 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漁業資源、生物多樣性 |
摘要 | 臺灣本島之北方三個較重要的島嶼:即稱之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以下簡稱北方三島)有豐富而多樣的海域生態資源與多樣的棲地環境,也提供了許多海洋生物重要的棲息、產卵或育幼場,也是臺灣北方重要經濟漁場之一。因此,本計劃藉由調查北方三島週邊海域之漁業資源特性與生物物種多樣性,以實地調查建立海洋生物科學資訊,供未來規劃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經營管理之重要參考依據。本調查研究項目包含:大洋性仔稚魚魚相結構、底棲生物多樣性、珊瑚礁魚類多樣性以及漁業資源等。 大洋性仔稚魚魚相結構方面,兩季共採獲75科。兩季仔稚魚魚相結構截然不同,第一季以燈籠魚科(Myctophidae)採獲數量最高,其次分別為鰺科(Carangidae)、海鰗鰍科(Bregmacerotidae)與鑽光魚科(Gonostomatidae);第二季則以鯖科(Scombridae)採集數量最高,其次分別為鰺科(Carangidae)、石首魚科(Sciaenidae)與鰕虎科(Gobiidae)。另外,利用DNA生命條碼〈DNA Barcoding〉之分子鑑定與型態鑑定結果兩相比較,原先形態鑑定到”屬”之層級的正確性,高達 81% 的機率。底棲生物多樣性方面,綜合二季的底拖底棲魚類群聚組成,共計為22科29屬32種,達到141尾的底棲魚類。最常見的魚種為日本仙女魚(Aulopus japonicus),其次為貢氏角魚(Lepidotrigla guentheri)。 珊瑚礁魚類多樣性方面,以水下潛水作業調查彭佳嶼與棉花嶼周圍海域,共累計調查出39 科115屬220種魚類,與本年度新增計錄到58種珊瑚礁魚類。針對彭佳嶼潮間帶調查發現,主要魚種為黑深鰕虎(Bathygobius fuscus)、條紋蛙鳚(Istiblennius edentulus)、梭地雀鯛(Abudefduf sordidus)、銀湯鯉(Kuhlia mugil)等。離低潮線較遠的潮池則以條紋雀鯛(Abudefduf vaigiensis)、斷紋紫胸魚(Stethojulis terina)、無斑刻齒雀鯛(Crysiptera unimaculata)為主。相較於台灣東北角海濱的潮間帶,各魚種的體型比較大,且有較多的鮮豔的物種,如六帶蓋刺魚(Pomacanthus sexstriatus)等。而鰕虎科魚類(Gobiidae)的種類和數量比台灣東北角少。另外,垂釣休閒漁業資源調查所釣獲共計3科5屬6種,以紅頸擬隆頭魚(Pseudolabrus eoethinus)與角鱗魨(Melichthys vidua)兩種數量較多。 漁業資源方面,分析2010年VDR資料之結果顯示,該年度於研究海域作業漁船共計22種類型漁船1,309艘,其中以延繩釣漁船數量最多。北方三島周圍3海浬內海域主要作業漁船以延繩釣為主,3海浬以外海域則以單船拖網為主。另外,彭佳嶼及棉花嶼周圍近岸1海浬內之漁船紀錄時數亦明顯高於其他海域。進一步蒐集扒網、棒授網、船釣及籠具等4種漁業之問卷調查資料進行漁撈作業空間分析,4種漁業作業位置多不相同,漁獲魚種以鯖鰺魚類為主要大宗。 北方三島附近海域是台灣北部極為重要之漁場之一。這些國內與國際之過度漁業行為,實會干擾當地魚類生態,實應持續嚴密監測當地漁業活動與管理。根據調查結果,北方三島海域具相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尤其與和台灣北部海域目前的魚類群聚結構相比,北方三島仍擁有為數不少的北台灣稀有魚種。這片海域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可能有提供台灣本島北部魚類群聚補充族群的功能,在長遠的海洋資源規劃看來,對於北方三島設立更有效的資源保育、管理措施是非常需要的。 |
100年,北方三島,生物多樣性,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