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王的粉條-闖入東沙潟湖的飛魷卵塊

  • 2011-05-13
  • 海管處

  2011年2月的早上,在波浪的推送下,將一群稀客推送上東沙潟湖的沙灘來,研究人員在調查潟湖生態時在沙灘上發現了這一個奇異的現象。
  退潮後的潮線上躺著一串長超過一公尺的透明如果凍的膠體。裡面有成串的索狀如粗冬粉般透明的膠索交纏成串。膠索內有一顆顆的紅色的顆粒,研究人員直覺這是種生物的卵,只是看了半天搞不清楚這麼大的卵塊。這群卵塊外觀有點像是鳞海鞘(Pyrosome)的群體,但是在仔細檢查他的微細結構發現,裡面的紫紅色的卵兩兩排成隊排列,外包覆膠質捲曲成串,確定是卵,但是會是誰家的小孩呢?

圖一、擱淺於沙灘上的條狀膠體 圖二、仔細觀察,膠體內有著一顆顆紫紅色的小卵粒
圖一、擱淺於沙灘上的條狀膠體 圖二、仔細觀察,膠體內有著一顆顆紫紅色的小卵粒

  研究人員首先先想辦法讓這一堆卵塊保持潮濕,然後細心的把它推回潟湖,在淺水處做簡單的測量和觀察後,讓這塊卵團回到海水中,同時也採了一小部份的卵塊,回到工作站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並比對查閱資料。答案揭曉,這是菱鰭魷的卵塊,菱鰭魷又稱飛魷,主要息於大洋暖水域,為典型的外洋表層種,至今僅有一科一屬一種,外套膜構成成體壁具肌肉質。外套膜呈高圓錐形,鰭很大,兩葉合成菱形。長度達整個外套膜側緣,這是一種大型的頭足類,長可達100公分。
  飛魷,1999年我在野柳看過他,當時是野柳村的村長打電話到中研院動物所,他說野柳海邊有民眾撿到一隻大魷魚,我就帶著最大的冰箱開車過去,到了村長家,看到這個大傢伙,鮮紅的表皮碩大的身體,我當下驚呼一飛魷,這隻飛魷現在典藏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

圖三、長大的飛魷

圖三、長大的飛魷

  飛魷的分布廣,在日本本島及沖繩每年皆有大量的漁獲,而在台灣南方澳也有專業漁船從事撈捕,因此飛魷是一項具潛力的經濟漁獲。此外,台北、蘇澳、台東、澎湖等海岸曾有民眾發現擱淺的紀錄。飛魷具有高度的經濟價值,但是我們對他的生殖或胚胎研究所知甚少,有關產卵場、幼體的成長和發育的相關文獻很少。以往日本的研究認為他的產卵地在東海,亞洲在九州、琉球群島及日本海都曾發現到他的卵團,此外也曾在蘇拉維西南部水域記錄到的兩米長,15公分直徑的卵團,估算共180000顆卵,卵徑1 mm,每顆卵有卵囊( egg sac)包覆,卵黃少,因此推測發育時間短。在日本記錄到的五個卵塊,長度在60-120公分,直徑13-15公分,卵徑1-2mm,而孵化後的小飛魷在1.5mm左右。在台灣曾經2006年在東部牡丹外海50-60米身撈獲一尾2.2公分的幼體。日本在北海道南曾捕獲兩隻20及21公分的雄性未成熟個體,,經過耳石日週年輪測定迴推這兩個個體分別為的估計年齡為120及131天,所以推測約在四月底(晚春)時,在東海(台灣-沖繩的海域)孵化,被黑潮往北運送到北海道南的函館一帶。問題來了,東海的族群會由黑潮往北帶到日本的日本海和太平洋岸,甚至到北海道。那麼這一群在南海的東沙潟湖的卵塊的媽媽,來自何方?

這一場誤闖潟湖的美麗錯誤,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本文轉載高雄醫學大學/黃彥銘 蘇俊育 蔡政達 邱郁文 )

圖四、剛孵化的小飛魷 圖五、蓄養後兩天的小飛魷,受到刺激後會噴出墨汁防禦。
圖四、剛孵化的小飛魷

圖五、蓄養後兩天的小飛魷,受到刺激後會噴
出墨汁防禦。


飛魷小檔案
Phylum: Mollusca 軟體動物門
Class: Cephalopoda 頭足綱
Subclass: Coleoidea 鞘亞綱
Order: Teuthida 管魷目
Suborder: Oegopsina 開眼亞目
Family: Thysanoteuthidae菱鰭烏賊科hysanoteuthis. 種:,
Genus: Thysanoteuthis 菱鰭烏賊屬
Species: T. rhombus菱鰭魷烏賊
菱鰭魷又稱飛魷,主要息於大洋暖水域,至今僅有一科一屬一種,身體具筋肉質,為典型的外洋表層種。外套膜呈高圓錐形,鰭很大,兩葉合成菱形。長度達整個外套膜側緣。菱鰭魷的漏斗軟骨器具有長型狹長的溝,中間的側溝分歧呈「卜」字型,外套軟骨器橫向,與心臟型的頸部軟骨器相對應,兩者有如鈕扣般的相連接;眼為開眼型,可全面與外界相通;掌部有4列吸盤並列,其大吸盤的角質環有間隔,式的犬齒15~20個。它們的天敵是齒鯨及旗魚。

圖、飛魷的生活史

圖、飛魷的生活史(引用自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on the early life stages of the diamond squid Thysanoteuthis rhombus J. Mollus. Stud.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