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發現正小磨鰕虎

  • 2012-02-21
  • 海管處

 

全世界最小的珊瑚礁底棲魚類:正小磨鰕虎,成魚體長約10 mm (陳義雄  攝) 正小磨鰕虎的標本之實際大小 (陳義雄 攝)
正小磨鰕虎,成魚體長約10 mm (陳義雄  攝) 正小磨鰕虎的標本之實際大小 (陳義雄 攝)


小檔案:

  正小磨鰕虎(Trimmatom nanus Winterbottom & Emery, 1981)為雜食性小型珊瑚礁底棲魚種,分類上屬條鰭魚綱(Actinopterygii)、鱸形目(Perciformes)、鰕虎科(Gobiidae),罕見但非瀕危魚種。主要分布於西印度洋及太平洋中部以西、珊瑚礁底質之海溝峭壁縫隙中,最早發現於印度洋。當今文獻中有紀錄發現該魚種之國家有澳大利亞(Australia)、英屬查戈斯群島(Chagos Is)、印尼(Indonesia)、馬爾地夫群島(Maldives)、新加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 Guin)及東加群島(Tonga)等七國。台灣本島目前沒有發現記錄,東沙外環礁採集之標本為我國第一筆發現資料。

  正小磨鰕虎多棲息於水深5~30m之珊瑚礁海域(最適水深為20~30m),可耐受水溫範圍約在17.99~33.14 0C之間(最適水溫為25.22~28.94 0C), 可耐受之鹽度變化範圍則在 33.04~36.52 psu.之間。正小磨鰕虎體呈半透明偏橘色,體側有12條深橘色橫帶分布,肛門前之驅體部、及背鰭、臀鰭鰭膜處散佈深褐色色素斑,背鰭兩枚、尾鰭末端缺口極小接近平直、體高為體全長(TL)之16.4%左右;眼大,眼徑約為頭長(HL)之42.4%左右。

  正小磨鰕虎雖為「世上最小之珊瑚礁底棲魚種」,但以「世上最小魚類」排名來說,僅為第二名,當前世界上最小魚種為在印尼蘇門答臘沼澤區發現的Paedocypris progenetica (一種淡水性鯉科魚種),其成魚體長僅7.9mm。雖然如此,能在東沙環礁海域發現此一嬌客已屬難得。

東沙外環礁羅列的海溝地形為生物良好之庇護場所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東沙外環礁羅列的海溝地形為生物良好之庇護場所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