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新紀錄種鰕虎科魚種

  • 2013-01-07
  • 海管處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同仁於執行鰕虎科魚種與棲地關係自行研究時,在東沙島八據點及潟湖口一帶淺水域採集到兩種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未曾紀錄過之鰕虎科魚種,分別為椰子深鰕虎(Bathygobius cocosensis)及雷氏點頰鰕虎(Papillogobius reichei)。

東沙島沿岸海域水深較淺,海岸線包括外緣海流較通暢之部分、以及水流交換率較差之內潟湖一帶;沿岸亞潮帶水域除了人工投放的消波塊及港埠設施之外,不同類型的天然的生物棲地亦極豐富,在這些錯綜複雜的環境因子交互作用下,吸引了許多適合生棲其中的小型底棲魚種,其中鰕虎科魚種就是一例。

此次發現的兩種新紀錄種鰕虎中,椰子深鰕虎多躲藏於退潮積水之潮池石塊下,偶而於消波塊基部亦可發現,或躲藏於海草碎屑中,八據點一帶多積水淺灘、且大小石塊散布其中,遂成為椰子深鰕虎最佳之生棲場所,在亞潮帶仔細翻找搜尋,便不難發現它們的蹤跡。相反的,雷氏點頰鰕虎則僅出現於水流交換較差、且水溫亦較高的潟湖口內側純砂質淺灘區,平時於底砂上四處游走覓食,見到人影則快速竄逃,或將身體隱藏於砂中,僅露出極具保護色之頭部,兩個眼睛鼓溜溜轉動觀望著,模樣煞是有趣。

本次東沙島兩種新紀錄種鰕虎的發現,不但豐富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現有魚類之多樣性背景資料,更可藉由此一研究結果,了解小型底棲魚類與棲地間的進一步關係。在這個颱風侵襲率高、環境擾動相對較大的東沙環礁海域,相關研究結果亦可作為未來海域生態經營管理上之參考依據。

椰子深鰕虎的棲地類型 雷氏點頰鰕虎的棲地類型
椰子深鰕虎的棲地類型 雷氏點頰鰕虎的棲地類型
  • 椰子深鰕虎(Bathygobius cocosensis)小檔案:
     最大體長: 通常以2~5公分較常見,最大可達約7公分左右。
    椰子深鰕虎 型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尾柄略長。頭部略側扁,吻短而背側圓。眼較大,上側位。口斜裂,上頜骨向後延伸可達眼中部的下方。前鼻孔下方有一小型的皮瓣。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頭部無鱗,背前區後部被小型圓鱗。第一背鰭無絲狀鰭條。胸鰭上方的鰭條末端游離成細絲狀。尾鰭呈長圓形。 體色呈黃褐色,背側褐色,腹側乳白色。延體側中央有一列黑色的斑塊。頭部散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塊。體背側具3~4個黑褐色橫斑,橫跨於背部。尾鰭基部具一黑色橫斑。
     棲所生態: 喜好生活於沿岸的礁岩區海域及池沼,或是河口鹽度略高的半淡鹹水區域中。屬於底棲的小型鰕虎。雜食性,主要以底藻、小型甲殼類、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等為食物來源。
    (資料來源: 數位典藏及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3/4c/40.html)

 

  • 雷氏點頰鰕虎(Papillogobius reichei)小檔案:
    雷氏點頰鰕虎最大體長: 通常為3~5公分的體長較為常見,最大體長可達約7公分。
    型態特徵: 體延長,略呈圓筒形。體高較低,眼間隔較窄小。吻呈圓錐形,吻端略尖。眼間隔較狹。口裂略小,下頜較上頜前突。體被有大型的櫛鱗。頭部、胸鰭基部、胸部均無鱗。雄魚的第一背鰭第二棘延長呈絲狀,其倒置後可超過第二背鰭第三棘的後方。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胸鰭寬圓,中側位。 體色呈淡棕色,體側中央有5個排成一列的黑色斑塊,最後一個斑塊位於尾鰭基部;各斑塊則由兩個圓形斑組成。體側散布有褐色的斑點,以背側較為細密。眼下有一斜前往上頜上緣的褐色線紋。背鰭及尾鰭具有數列黑褐色的細點。胸鰭灰白,鰭基部上方具有一黑斑。雄魚的腹鰭及臀鰭呈微灰色,雌魚則呈白色或透明。
    棲所生態: 雷氏點頰鰕虎為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喜好棲息於沿岸沙泥底或河口水域中,活動於沙泥底的棲地環境裡。多半以有機碎屑、小型的魚、蝦、蟹等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資料來源: 數位典藏及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3/4c/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