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水母現蹤東沙

  • 2015-02-04
  • 海管處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以海洋保育為宗旨的國家公園,自民國96年設立以來,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投入研究保育工作。近期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在東沙島北岸及南岸海岸線發現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圖1.),據了解過去本園區在每年11月開始到翌年1月期間陸續都有僧帽水母的發現,惟僅限於北側海岸線有所紀錄,今年在南側海岸亦發現其蹤跡。增添了在本地進行保育研究的風險。

圖1.僧帽水母被發現於因海浪而堆積在岸際海草上(洪登富攝)
圖1.僧帽水母被發現於因海浪而堆積在岸際海草上(洪登富攝)

僧帽水母的與眾不同
  僧帽水母因外型似揚帆的葡萄牙戰艦,故又有葡萄牙戰艦之稱,其屬於漂浮性的管水母,分類上刺胞動物門( Cnidaria),水螅綱( Hydrozoa),管水母目(Siphonophorae),僧帽水母科( Physaliidae),僧帽水母屬 (Physalia)。此屬中包含僧帽水母(P. physalis)與藍瓶僧帽水母(P. utriculus)兩個物種,其中僧帽水母最常在台灣被發現,藍瓶僧帽水母則是在澳洲常發現。僧帽水母是由水螅體及水母體組成的群落, 水螅體是一充氣的鰾,內有14%的一氧化碳係由氣體腺產生,其餘氣體為氮氣、氧氣和氬氣,鰾使僧帽水母浮在水表層,隨著風或洋流移動,僧帽水母亦可藉由控制鰾內氣體的多寡來控制沉降,以躲避敵害。鰾下的觸鬚具有溶血性神經毒素的刺絲胞,可藉此麻痺獵物,使獵物喪失行動力,以達到獵食目的。水母體長度可達30公分,寬12.7公分,觸鬚最長可達50公尺。

生態與分佈
  肉食性的僧帽水母借助觸手上的刺絲胞捕捉稚魚、小型甲殼類及浮游動物為食,有研究指出,水層0 - 5公尺中有60%的微生物可以提供僧帽水母攝食,而水母一天約可攝食120隻稚魚,因此對於其他物種的攝食具有一定影響力。因僧帽水母的含水量及體型比其他型管水母大,是典型隨波逐流者,因此有些種類可作為海流或水團匯入特定海域的指標物種。僧帽水母生活溫暖海域(圖2),而流經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以高溫低鹽的南海表層流與高溫高鹽的黑潮為主,推測是季節性的海流變化是影響僧帽水母在園區海域出現的原因之一。

圖2.僧帽水母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等溫暖海域(擷取自nationalgeographic)
圖2.僧帽水母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等溫暖海域(擷取自nationalgeographic)

僧帽水母毒性是水母類排名第三
  水母的毒素一般是具有神經、心臟與溶血毒性的蛋白質和胜肽類,在室溫下很不安定,毒素量少,組成又太複雜,因此毒素的分離與鑑定較為困難,在世界具有毒性的水母中排行第三。過去在英格蘭、台灣南部及北部曾經有數以百計的僧帽水母被沖上沙灘,相較於此,在東沙的數量則相較稀少,不過根據研究指出,僧帽水母擱淺在沙灘上,其觸手若在潮濕環境下,刺絲胞仍然具有毒素並可長達數月。目前東沙有多項計畫進行當中,例如東沙的珊瑚組成、軟骨魚類的多樣性及大型獵食性生物資源調查等多項的海洋研究與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息息相關,因此在有毒水母出沒的季節,增添海洋保育研究工作的風險。

緊急護理
  在從事水域活動時若不慎碰觸到僧帽水母,應先以卡片、手套或是其他工具將觸手從身上徹底移除,也可用當地海域的海水稍加清洗患部,切勿以淡水沖洗患部,以免因滲透壓關係使刺絲胞持續釋出毒素,有研究指出醋酸具有活化刺絲胞毒素釋出,因此醫生建議以熱水(45度)浸泡30分鐘以上可減緩症狀。此外被螫部位會產生似鞭打痕跡並伴隨劇烈疼痛感、皮膚裂傷、發熱、刺痛等症狀(圖3.),情況嚴重下也可能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產生呼吸困難,休克,甚至死亡的情形,因此應同時將水母與患者盡速送醫,提供醫生辨認種類,以利施打血清,雖國內並無死亡案例,惟一般海域活動的民眾仍須多加留意。(文/東沙管理站約聘研究員 郭碧仙)

圖3.被僧帽水母螫傷情形(擷取自biologybfinalproject)
圖3.被僧帽水母螫傷情形(擷取自biologybfinal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