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期,由於東沙所在的南海諸島均是由珊瑚砂及貝殼碎屑堆積而成,被統稱為「長沙」或「石塘」,「石塘」指的是中間有水、周圍是石的空間,而南海中大大小小的島嶼跟無數暗礁,彷彿就像水中羅列的石頭,因此給了古人「石塘」的印象,鄭和下西洋航海圖上的「石塘」、「萬里石塘」與「石星石塘」,其中就包含了東沙。到了清朝年間,官方將東沙取名為「南澳氣」,「南澳」指的是靠近大陸,「氣」則為兩股海流交會之處。另外,當時的漁民也將東沙島稱為「風窟」,據說是因為風在吹襲東沙島的時候,聲音就像爆竹一樣。直到清代航海家謝清高在他口述的《海錄》中解釋:東沙如海中浮沙,又在廣州萬山之東,遂使用東沙為島的名稱而延用至今。而當時葡萄牙人,在海上遠遠望見東沙島時,因珊瑚砂反射出的銀白色光芒閃閃發亮,因此東沙島也有Pratas(銀嶼)的稱呼。
南海諸島圖
(圖片來源:內政部)
早年東沙海域於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為東西方重要的海上貿易路線,各國的船舶來往頻繁,且當地海域地形暗礁多,又經常有颱風,當年遺留迄今的沈船紀錄仍保留著許多船難的故事,讓人再次閱讀時不禁陷入16世紀航海歷史與傳說幻想情境之中:
“美麗,其實兇狠的白色海浪
一波又一波,海吞了船、吃掉船長和水手吐出碎片
卻消化不了一拖拉古的白銀。
在它的胃裡,在很深很深的藍色漩渦盡頭。”
磷礦開採想像圖
(圖片來源: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石塘歷險電子書)
荷蘭東印度公司
(圖片來源: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石塘歷險電子書)
除了古代大陸漁民跟荷蘭、葡萄牙商人或探險家外,日本人也曾經登東沙島建屋及採集磷礦等自然资源,最後在清廷與日本雙方議定由清廷收回東沙島,只是島上原富含經濟價值的磷礦竟已開採殆盡。
今日的東沙,雖然已沒有豐富的礦物,卻仍擁有資源特色完整而獨特的環礁地形、海域生物多樣性高,民國96年設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正式成為我國第7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並以環境資源保育與復育、深化海洋學術研究為經營管理目標。鑑於東沙地處偏遠,受到交通、淡水與糧食供應、住宿設施及氣候條件等客觀環境的限制,現階段仍不宜開放常態性的觀光旅遊活動,然而,為考量到民眾對政府資訊公開的需求,本處則規劃藉由機關網站、facebook粉絲團等電子化媒體積極持續宣傳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在地生態環境與最新訊息,歡迎大家隨時關注。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入口意象標幟
(圖片來源: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