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成立於2014 年,具玄武岩地質地景、珊瑚礁海域生態與傳統歷史建築等三大保育核心價值,自然與人文資源均珍貴而獨特,且臺灣與澎湖水域由於歷史航路的發展,形塑出不同於現況的文史與聚落發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推廣並強化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人文歷史資源的特殊保育價值,於本年 7 月至 11 月舉辦「臺澎海路文史系列講座」,藉由區域發展、人類活動與建築聚落發展等不同面向,窺見澎湖南方島嶼之發展脈絡與變化。
本次演講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研究員到場分享「臺澎早期人類活動與變遷」,透過歷史考究與人類活動變遷的角度,談考古遺址從「物」到「人」到「文化脈絡」到「自然體現」持續探究史前時期臺灣西南海岸與澎湖人的移民、互動與自然環境資源利用,考古遺物和遺跡之間的相對關係埋藏在不同空間中,就像是一本「凍結在時空中的無字史書」。
海不是阻隔,而是道路
臺灣有兩大文化體系,一是大陸性的漢文化,二是海洋性的南島文化,臺灣是個海島國家,生活與海洋密切相關,從史前時代開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文化互動圈,至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啓,澎湖和臺灣是取徑南洋的中轉角色,至十七世紀清初,更成為閩臺正口對渡的航道上進出黑水溝的指標。
海上交通促成對外貿易的繁榮,亦連結亞洲大陸東南沿岸、臺灣、澎湖及南海諸國。透過六千年來的地圖,我們能發現臺灣西南平原的地形變遷,「台江內海」和「倒風內海」就像是讓人類文化進入臺灣西南潟湖平原的入口,也就是內陸和外洋之間的內海。這個觀點足以反應出臺灣從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文化就深受海外的影響。
臺澎海路文史講座民眾參與踴躍。
講者以地圖說明臺灣西南平原變遷。
依考古學和地質學研究的結果,史前時期臺灣西南海岸在倒風、台江內海與平原區域的變遷過程,配合人類文化發展歷程,可區分為四個階段:大坌坑文化時期、繩紋紅陶文化時期、大湖文化時期、蔦松文化時期。其中大湖文化時期的遺址經常出現大量貝塚,顯示在地人們長期利用海域資源,另由於內海海況相對穩定,也似乎使得人群頻繁透過海域與外界往來。
新石器時代晚期,則已具有複雜的交通與交換體系,臺灣居民藉由海洋以玉石向印度、太平洋島嶼的居民交換琉璃、玻璃,澎湖亦出現以海為生的菓葉類型文化及蓬勃發展的鎖港類型文化。澎湖群島位處亞洲大陸前緣,自古就是人群移動所必經,藉由七美島上的東湖與西北灣發現大量石器廢料的堆積,可證實南島系民族和越族都曾與澎湖密切接觸。
基於上述種種考古研究發現,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海域範圍,在時空中存在著不同的歷史縱深,考古遺址能呈現出變遷的情形,若從較長的時間尺度檢視人類活動歷史,更能理解這片海域裡深刻著人文意涵,一如劉益昌研究員所云:「海不是阻隔,而是道路。」
參與者回響熱烈。
面對學員提問,講者詳盡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