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胃」什麼? 海洋保育小隊北海探奇
為讓民眾更認識美麗的海岸,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協辦於今、明兩日(13、14日)於石門鄉石門國小舉辦海洋生態保育活動,共有近八十名小朋友參與。年齡層從國小高年級至國中生,個個聰明伶俐,對台灣文化瞭如指掌,台灣有哪七個國家公園都難不倒,就是不相信鯨魚肚子裡會有塑膠袋!
才剛結束的海洋音樂祭,勁歌熱舞及沙灘的魅力吸引超過五十萬民眾擠進貢寮沙灘,但海岸生態卻極少狂歡中被提及。不過同樣在北海岸的石門鄉,今日卻有近八十名小朋友齊聚為守護海洋盡力,此外上課地點就選在看得見東海的石門國小,讓孩子學習親近海洋,極具意義。
世界少見藻礁地形 60公分需2千年
台灣因環境優勢由北至南有著截然不同的海岸風情,台北縣石門鄉擁有世界少見的藻礁地形,平均造礁60公分可能至少需要2千年時間,自石門到三芝段綿延十公里的藻礁,最古老的有上萬年之久。明日的戶外觀察課程,小朋友將有機會實地看看這奇特的地形。
主辦單位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徐韶良秘書表示,台灣四面環海,但大多的國家公園都以山林保育為主,2007年甫成立國內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即是希望能國人增進對海洋的認識及關懷。此次針對學童主辦的海洋保育活動,希望能將海洋教育向下紮根。
協辦單位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不但是海龜達人,也曾多次徒步走過全島海岸線,談到從小對於海的認識僅只於沙灘及游泳,長大後深入了解才明白海洋保育的迫切性。雖然在場的小朋友幾乎人人都會游泳,但看到海洋生物卻不是很「了」,只見郭兆偉準備一個「神秘箱」裡面放滿許多海洋生物可能吃到的東西,稱之為「海豚的胃」,到底裝著甚麼,有人說,「硬」、有人說「滑」,光用摸可摸不出來,不過等到小朋友看到拿出塑膠袋時都不可置信,不相信海豚會吃到塑膠袋。
此次活動延續上周(6日、7日)台南七股的系列活動,從西海岸的潟湖來到北海岸的藻礁地形,風貌全然不同、當地產業也因此不同,明日行程即將走出戶外,實地看看藻礁、風稜石及石滬等當地特殊地形。
沙灘上的螃蟹踮腳走!走過北海潮間帶 海洋保育小隊大開眼界
卡通海綿寶寶是小朋友的最新偶像,也帶動了學生想要一窺海洋世界的熱潮。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的「海洋保育」活動三芝石門梯次今天(14日)進入高潮,海洋保育小隊走在北海岸看見踮著腳走的「蟹老闆」,以及會疊羅漢的玉黍螺。
才一進教室,許多孩子按耐不住大海的吸引力,急著想離開教室往外衝,延續前一天室內課程,今天將前往海岸實地觀察。海洋保育小隊的路線由石門國小到富基漁港,走過台灣最北的海岸線共?公里。
執行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任孫秀如表示,台灣海岸由北至南有不同風貌,具有獨特風景的北海岸是海洋教育的最佳場域之一。石門三芝的海岸由於東北季風及海浪的侵蝕,形成石槽及風稜石等形狀特殊的景觀,由一群國小高年級至國中生組成的海洋保育小隊,在石槽間探索潮間帶生態的奧秘。
螃蟹踮腳走 海洋保育小隊紀錄驚奇
沙灘上的螃蟹匆匆忙忙地從海洋保育小隊的腳下通過,一溜煙又跳進另一個石槽中,沙灘上的螃蟹因為地面溫度太高,所以是踮著腳尖走的。此外,同樣怕熱的玉黍螺,為了不要被燙到而一個疊一個,玉黍螺疊羅漢的有趣模樣,也讓小朋友紛紛拿出相機,記錄下這有趣的景象。
「大家仔細看海沙,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小生物、小貝殼,尤其是老梅一帶的海岸地質特殊,沙中混有鐵質,形成黑色的鐵沙。」隨意撿起一小把海沙,協辦單位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再接著說:「沙灘上太陽直射溫度高,因此生物會演化出生存之道,雖然潮間帶的生長環境較其他地方嚴峻,但若仔細看也能找到許多有趣的生物及物質。」 老梅一帶的鐵砂也成為海洋教育的活教材,藉著本次帶隊解說老師蔡晶晶的引導之下,學生們拿起磁鐵蓋在沙灘上,果然輕易地吸附起許多黑色的沙子,證實了這些看起來像是石油污染的沙灘其實是含有鐵的成份,而非污染。
孫秀如表示,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國民普遍對於海洋一知半解,2007年台灣成立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為我國第七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一座海洋型的國家公園,同年亦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即是希望增進民眾對於海洋的認識並保育台灣的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