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同仁于执行鰕虎科鱼种与栖地关系自行研究时,在东沙岛八据点及潟湖口一带浅水域采集到两种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未曾纪录过之鰕虎科鱼种,分别为椰子深鰕虎(Bathygobius cocosensis)及雷氏点颊鰕虎(Papillogobius reichei)。
东沙岛沿岸海域水深较浅,海岸线包括外缘海流较通畅之部分、以及水流交换率较差之内潟湖一带;沿岸亚潮带水域除了人工投放的消波块及港埠设施之外,不同类型的天然的生物栖地亦极丰富,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下,吸引了许多适合生栖其中的小型底栖鱼种,其中鰕虎科鱼种就是一例。
此次发现的两种新纪录种鰕虎中,椰子深鰕虎多躲藏于退潮积水之潮池石块下,偶而于消波块基部亦可发现,或躲藏于海草碎屑中,八据点一带多积水浅滩、且大小石块散布其中,遂成为椰子深鰕虎最佳之生栖场所,在亚潮带仔细翻找搜寻,便不难发现它们的踪迹。相反的,雷氏点颊鰕虎则仅出现于水流交换较差、且水温亦较高的潟湖口内侧纯砂质浅滩区,平时于底砂上四处游走觅食,见到人影则快速窜逃,或将身体隐藏于砂中,仅露出极具保护色之头部,两个眼睛鼓溜溜转动观望着,模样煞是有趣。
本次东沙岛两种新纪录种鰕虎的发现,不但丰富了东沙环礁国家公园现有鱼类之多样性背景资料,更可借由此一研究结果,了解小型底栖鱼类与栖地间的进一步关系。在这个台风侵袭率高、环境扰动相对较大的东沙环礁海域,相关研究结果亦可作为未来海域生态经营管理上之参考依据。
椰子深鰕虎的栖地类型 | 雷氏点颊鰕虎的栖地类型 |
-
椰子深鰕虎(Bathygobius cocosensis)小档案:
最大体长: 通常以2~5公分较常见,最大可达约7公分左右。
型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尾柄略长。头部略侧扁,吻短而背侧圆。眼较大,上侧位。口斜裂,上颌骨向后延伸可达眼中部的下方。前鼻孔下方有一小型的皮瓣。体被有中大型的栉鳞,头部无鳞,背前区后部被小型圆鳞。第一背鳍无丝状鳍条。胸鳍上方的鳍条末端游离成细丝状。尾鳍呈长圆形。 体色呈黄褐色,背侧褐色,腹侧乳白色。延体侧中央有一列黑色的斑块。头部散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体背侧具3~4个黑褐色横斑,横跨于背部。尾鳍基部具一黑色横斑。
栖所生态: 喜好生活于沿岸的礁岩区海域及池沼,或是河口盐度略高的半淡咸水区域中。属于底栖的小型鰕虎。杂食性,主要以底藻、小型甲壳类、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等为食物来源。
(资料来源: 数码典藏及数码学习成果入口网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3/4c/40.html)
-
雷氏点颊鰕虎(Papillogobius reichei)小档案:
最大体长: 通常为3~5公分的体长较为常见,最大体长可达约7公分。
型态特征: 体延长,略呈圆筒形。体高较低,眼间隔较窄小。吻呈圆锥形,吻端略尖。眼间隔较狭。口裂略小,下颌较上颌前突。体被有大型的栉鳞。头部、胸鳍基部、胸部均无鳞。雄鱼的第一背鳍第二棘延长呈丝状,其倒置后可超过第二背鳍第三棘的后方。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胸鳍宽圆,中侧位。 体色呈淡棕色,体侧中央有5个排成一列的黑色斑块,最后一个斑块位于尾鳍基部;各斑块则由两个圆形斑组成。体侧散布有褐色的斑点,以背侧较为细密。眼下有一斜前往上颌上缘的褐色线纹。背鳍及尾鳍具有数列黑褐色的细点。胸鳍灰白,鳍基部上方具有一黑斑。雄鱼的腹鳍及臀鳍呈微灰色,雌鱼则呈白色或透明。
栖所生态: 雷氏点颊鰕虎为暖水性小型底层鱼类,喜好栖息于沿岸沙泥底或河口水域中,活动于沙泥底的栖地环境里。多半以有机碎屑、小型的鱼、虾、蟹等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资料来源: 数码典藏及数码学习成果入口网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3/4c/63.html)